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6
Saturday
11:19

宣導檳榔對於健康的危害

記者吳怡萱/花蓮報導
2007.11.30
花蓮縣衛生局為擴大宣導檳榔對於健康的危害,在12月3日「檳榔防制日」前夕,於30日上午在花蓮縣衛生局前廣場辦理「麥哺檳榔‧123禁檳日」活動,活動主持人花蓮縣副縣長朱景鵬除了希望藉由活動的宣導,呼籲鄉親們關注檳榔健康危害的議題外,還親自表揚63位參與戒檳班全勤學員等人員,期盼喜愛吃檳榔的「紅唇族」們都能向他們看齊,大家一起來「戒檳」維護自身的健康。 今天的「麥哺檳榔‧123禁檳日」活動上午9時在衛生局人員充滿活力健康的檳榔操帶動及台下逾500位來自各鄉鎮市民眾們熱情參與活動筋骨下熱鬧登場,與會來賓包括縣議員趙世源、衛生局代理局長林南岳、國民健康局孔組長、花蓮教育大學李明憲教授及花蓮縣醫師公會理事長林秀雄等人都到場共襄盛舉,籲請大家「麥哺檳榔」維護身體健康。 朱景鵬指出花蓮縣政府推動健康城市已漸有成效,11月初花蓮獲得WHO亞太地區健康城市聯盟核准通過成為會員,日前花蓮高中、康樂國小及豐濱國小等3所學校也獲評為國際安全學校,不僅雙喜臨門,更是縣府照顧民眾具體努力成果的呈現,尤其花蓮南北狹長,經由公部門為民眾們營造最優質的醫療環境更是刻不容緩,因此縣府從92年起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辦理行動醫療、M-CARE等措施都是為了能照顧所有縣民的身體健康,讓民眾都能獲得最好的照護。 朱景鵬表示癌症相當可怕,尤其是國人的口腔癌發生率,近五年增加率30%,幾乎是增加率最高的癌症,且男性口腔癌死亡率在短短的十多年間,即從第10名躍升為第4名,而全台發生口癌比例最高的地區就在東部地區,且研究調查顯示台灣地區九成以上的口腔癌患者,都有嚼食檳榔習慣,所以檳榔危害健康的議題相當值得大家重視;而縣府為了降低「口腔癌發生率」及宣導「檳榔健康危害」,於今年7月份開始於15個社區、部落健康營造中心推動「減嚼檳榔百萬顆」計畫,積極辦理「檳榔減量、戒檳班」課程,經過5個月的努力,15個「檳榔減量、戒檳班」之中,有102名學員已成功達成戒檳目標。其中有54名學員已經停止嚼食檳榔,另外48名學員亦達成各自設定之減量目標,相當值得稱許。 林秀雄理事長語重心長指出現在醫療發達每人的平均壽命約可以到70~80歲,但有吃檳榔習慣的民眾,在30歲左右就有可能受到口腔表面病變的折磨,吃東西索然無味、營養攝取不足等情況發生,希望大家能少吃一顆是一顆,最好都不要嚼食檳榔,永遠遠離口腔癌的威脅。 李明憲教授說就算只吃少量的檳榔,或只吃檳榔子不加紅灰等配料,還是有得到口腔癌的可能,期盼大家儘可能不要吃檳榔,防止口腔癌的發生。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