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與合作夥伴攜手打造「救急救難一站通」強化緊急醫療與災難應變能力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23.05.15
緊急醫療照護品質更提升,執行成果更加分!今(15)日於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舉辦的「2023年緊急醫療救護智能平臺-救急救難一站通成果展示會」,由衛生福利部主辦,邀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以及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共同分享執行成果。高醫分享到院前預警資料即時傳輸、醫院資料自動化通報、抵院前預開立急診醫囑等國內首見創新成果,有助於全國各醫院提升緊急醫療照護品質。
「救急救難一站通」專案起源於2018年的總統盃黑客松。當時在高屏醫療網的架構下,參與單位發現了過去應急通訊與資料交換中的問題,希望建立應急資料的國家標準,促進跨單位的資訊交流與知識循環。因此高醫與多個合作夥伴共同提出了「救急救難一站通」的初步概念。這一概念隨後獲得了國家的認可,並獲得了第一屆卓越團隊的榮譽。
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鍾飲文院長表示,高醫身為大學醫院及醫學中心,急重症的緊急醫療救護是重要任務之一。在各方期許能落地應用並典範移轉的殷切期待下,後續得到國發會、科技會報的支援,透過衛福部醫事司、內政部消防署、及國家災害防救中心的跨部會合作,正式啟動了一站通由想像到具象化的開關,也繁衍了很多相關的創新專案。很高興與榮幸能參與這段從零到一的歷程,這對於我們身為一間大學醫院,能跨出專業的醫療領域,共同參與社會創新與國家數位基礎建設,具有非常特別的時代意義。
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外傷及重症外科陳昭文主任指出,「緊急醫療就像是一種強調團隊合作的體育活動,一個人或許可以打贏一場比賽,但一群人才足以得總冠軍。每個環節、每種專業、每個階段的溝通與對話,都是讓緊急醫療更優化與流線化的重要養分。本專案可貴之處,在專案進行同時,除累積豐沛跨領域信賴資本,建立跨單位合作典範外,也逐步導入區域內各單位緊急關鍵資訊的前瞻展望,孵育未來更精準緊急應變的自我學習系統。」
本次透過實務經驗的分享和意見交流,能夠共同探索並分享最佳實踐的經驗,對推動「救急救難一站通」跨領域於緊急醫療的發展是相當有助益的。

圖說:衛福部「 2023年緊急醫療救護智能平臺-救急救難一站通成果展示會」邀請南部醫療機構共同分享實務經驗與交流。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鍾飲文院長(前排左3)與外傷及重症外科陳昭文主任(後排左3)也應邀出席。〈記者張美惠攝〉
返回上一頁「救急救難一站通」專案起源於2018年的總統盃黑客松。當時在高屏醫療網的架構下,參與單位發現了過去應急通訊與資料交換中的問題,希望建立應急資料的國家標準,促進跨單位的資訊交流與知識循環。因此高醫與多個合作夥伴共同提出了「救急救難一站通」的初步概念。這一概念隨後獲得了國家的認可,並獲得了第一屆卓越團隊的榮譽。
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鍾飲文院長表示,高醫身為大學醫院及醫學中心,急重症的緊急醫療救護是重要任務之一。在各方期許能落地應用並典範移轉的殷切期待下,後續得到國發會、科技會報的支援,透過衛福部醫事司、內政部消防署、及國家災害防救中心的跨部會合作,正式啟動了一站通由想像到具象化的開關,也繁衍了很多相關的創新專案。很高興與榮幸能參與這段從零到一的歷程,這對於我們身為一間大學醫院,能跨出專業的醫療領域,共同參與社會創新與國家數位基礎建設,具有非常特別的時代意義。
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外傷及重症外科陳昭文主任指出,「緊急醫療就像是一種強調團隊合作的體育活動,一個人或許可以打贏一場比賽,但一群人才足以得總冠軍。每個環節、每種專業、每個階段的溝通與對話,都是讓緊急醫療更優化與流線化的重要養分。本專案可貴之處,在專案進行同時,除累積豐沛跨領域信賴資本,建立跨單位合作典範外,也逐步導入區域內各單位緊急關鍵資訊的前瞻展望,孵育未來更精準緊急應變的自我學習系統。」
本次透過實務經驗的分享和意見交流,能夠共同探索並分享最佳實踐的經驗,對推動「救急救難一站通」跨領域於緊急醫療的發展是相當有助益的。

圖說:衛福部「 2023年緊急醫療救護智能平臺-救急救難一站通成果展示會」邀請南部醫療機構共同分享實務經驗與交流。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鍾飲文院長(前排左3)與外傷及重症外科陳昭文主任(後排左3)也應邀出席。〈記者張美惠攝〉
相關文章
2013.01.31
名家揮毫贈春聯陳菊祝福市民朋友大吉大利2008.09.17
高縣世界素食大賽報名9/30截止2013.04.10
102年度高字設計圖授權受理2018.06.17
高雄福華歡慶週年美食住房超優惠2020.11.29
高雄銀行數位存款帳戶「雄Hoyaa」隆重登場從心開啟便利數位新生活2018.10.17
高捷推出全球首款動物捷醒APP2008.06.26
國中小學主任環境教育研習2009.07.21
世運門票銷售強強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