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產業園區今年營運成長 五大突破營業額將首破5000億元 創歷史新高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22.12.28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加工處)於今(28)日舉行年終記者會,針對各界關注的園區營運績效,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處長楊伯耕表示,今年園區營運不畏逆風,成長績效亮眼,迄今公司數、貿易額、營業額、出口數、員工數等數據皆創歷史新高,其中全年營業額將首破新臺幣5,000億元,未來施政將持續著重空間擴充、廠商輔導、低碳永續等重要工作,全力協助廠商在詭譎的時局中持續獲利,以帶動園區營運再創高峰。
根據加工處統計顯示,今年雖受到戰爭、疫情、通膨、升息等不利因素影響,但因車用、網通、高速運算等產品需求維持高檔,帶動半導體出貨持續成長,讓科技產業園區1-10月維持成長趨勢,目前主要統計數據皆已接近或超越去年水準(詳下表),全年都可望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員工數已達35年新高點,有機會挑戰9萬人的歷史新高,回復70年代傳產外移前的水準。然與園區早期主要提供勞力密集工作不同,目前科技產業園區提供的多屬高科技職缺,對活絡中南部就業繁榮與薪資成長,卓有貢獻。
在營運成長的帶動下,今年科技產業園區還引進多個具指標性的重大投資,包含緯創集團投資逾百億興建車載及工控面板燈塔工廠、矽品精密投資199億元興建高階封測廠、光寶集團投資逾百億興建高雄研發生活園區及二期營運中心、昇陽半導體投資73億元興建智慧化晶圓再生製程廠等;「前瞻智造基地」也於今年落成啟用,並於一推出就立即滿租,累積投資額高達124億元,展現暢旺的投資動能。
楊伯耕表示,展望新的一年,全球仍籠罩在景氣衰退的風險下,惟根據預測顯示,半導體產業將在明年下半年回溫,並在113年恢復成長。為因應未來發展局勢,加工處正積極開發新區,並持續強化空間再造及廠商輔導等工作,以全面提升園區競爭力。楊處長特別向業界喊話,歡迎廠商踴躍到公告招商中的屏東園區擴區及高軟園區二期基地投資,提前布局景氣回溫利基,以搶占獲利商機。

圖說1:科技產業園區今年營運成長五大突破 營業額將首破5000億元 創歷史新高(科技產業園區營運成長五大突破)。(記者張美惠攝)

圖說2:經濟部加工處楊伯耕處長致詞。(記者張美惠攝)
返回上一頁根據加工處統計顯示,今年雖受到戰爭、疫情、通膨、升息等不利因素影響,但因車用、網通、高速運算等產品需求維持高檔,帶動半導體出貨持續成長,讓科技產業園區1-10月維持成長趨勢,目前主要統計數據皆已接近或超越去年水準(詳下表),全年都可望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員工數已達35年新高點,有機會挑戰9萬人的歷史新高,回復70年代傳產外移前的水準。然與園區早期主要提供勞力密集工作不同,目前科技產業園區提供的多屬高科技職缺,對活絡中南部就業繁榮與薪資成長,卓有貢獻。
在營運成長的帶動下,今年科技產業園區還引進多個具指標性的重大投資,包含緯創集團投資逾百億興建車載及工控面板燈塔工廠、矽品精密投資199億元興建高階封測廠、光寶集團投資逾百億興建高雄研發生活園區及二期營運中心、昇陽半導體投資73億元興建智慧化晶圓再生製程廠等;「前瞻智造基地」也於今年落成啟用,並於一推出就立即滿租,累積投資額高達124億元,展現暢旺的投資動能。
楊伯耕表示,展望新的一年,全球仍籠罩在景氣衰退的風險下,惟根據預測顯示,半導體產業將在明年下半年回溫,並在113年恢復成長。為因應未來發展局勢,加工處正積極開發新區,並持續強化空間再造及廠商輔導等工作,以全面提升園區競爭力。楊處長特別向業界喊話,歡迎廠商踴躍到公告招商中的屏東園區擴區及高軟園區二期基地投資,提前布局景氣回溫利基,以搶占獲利商機。

圖說1:科技產業園區今年營運成長五大突破 營業額將首破5000億元 創歷史新高(科技產業園區營運成長五大突破)。(記者張美惠攝)

圖說2:經濟部加工處楊伯耕處長致詞。(記者張美惠攝)
相關文章
2018.01.06
高市前瞻海洋新興科技論壇開創全新願景2016.01.03
喉返神經監測可讓甲狀腺手術後聲音不沙啞2016.10.27
非破壞檢測技術研討中油:盼降低工災風險2016.11.16
臺灣港群取得歐洲生態港認證創佳績2018.02.24
高雄市地方型SBIR開始收件2023.04.17
求職良機 高雄前鎮科技產業園區20日舉辦現場徵才2021.11.12
加工處幫助佳洪公司導入AIoT技術創新商業模式2020.07.02
國旅補助加振興券衝觀光高雄福華住房3000加碼送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