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基金會「新芽獎學金」受獎者自立自強 成功翻轉人生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22.10.17
慈濟基金會2007年舉辦迄今的「新芽獎學金」活動,2022年有30場實體頒獎典禮,首場16日在高雄靜思堂展開,包括高雄各大學及中小學校校長擔任頒獎人,領獎人中的高雄科技大學王雅姍與高雄師範大學的柯筱虹,皆因家中遭受重大變故與親人離逝等打擊,受慈濟師兄姊訪視關愛而自立自強,成功翻轉人生,成為學子們效法範例。
這項「新芽獎學金」區分國小、國中、高中、大專等組,預估今年約有9500位學子獲獎,16日在高雄的首場有714位學子接受表揚,高雄市政府市長室專委楊孟凡在公傳志工鄭楊慶、高雄資深慈濟志工江淑清等人陪同,共同見證,激勵學子們向上的有意義的一刻。
楊孟凡甚至強調他有二種身份,一是市政府市長室的專門委員,另一個是每當有各項有益於社會公益及急難救助時,他是「慈濟人」駐市政府市長室的代表。
慈濟在訪視的關懷行動中有二起感人的案例,目前就讀於高雄科技大學的王雅姍,在困頓的家庭中成長,見到越籍母親遭到父親家暴,雖父親病逝多年,不料親妹妹因紅斑性狼瘡發病急促往生,積欠十六萬元的債務,為減輕媽媽經濟壓力,平時三分工作半工半讀自己負擔學費,慈濟在關鍵時刻訪視協助及持續關懷。未滿時刻20歲的雅珊,自立利人、維持家庭正常運作,慈濟因此頒發「孝悌獎」。
目前就讀國立師範大學藝術產業原住民專班四年級的柯筱虹是布農族原住民,筱虹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壓力,從高中開始半工半讀,筱虹是位非常孝順貼心的孩子,不讓父母為自己操心,在課業上非常努力,年年都獲得新芽獎學金。筱虹有美術設計的天份,協助2022年高雄新芽獎學金設計標誌及邀請函,筱虹分享「新芽獎學金對我的幫助很大,所以設計標誌時,就以新芽成長茁壯的形象來設計」。
慈濟「新芽獎學金」取名為「新芽」,是為了鼓勵在學的孩子們,如初生的新芽般,不斷地成長、茁壯,將來能成為挺拔的大樹,有慈濟的愛相伴,祝福每位新芽學子勇敢逐夢,迎向美好的未來。

圖說1:公傳志工鄭楊慶(右5)、高雄資深慈濟志工江淑清等人陪同高雄市政府市長室專委楊孟凡(右6 ),共同見證、激勵學子們向上的有意義的一刻。〈記者張美惠攝〉

圖說2:慈濟基金會「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首場在高雄靜思堂展開。〈記者張美惠攝〉
返回上一頁這項「新芽獎學金」區分國小、國中、高中、大專等組,預估今年約有9500位學子獲獎,16日在高雄的首場有714位學子接受表揚,高雄市政府市長室專委楊孟凡在公傳志工鄭楊慶、高雄資深慈濟志工江淑清等人陪同,共同見證,激勵學子們向上的有意義的一刻。
楊孟凡甚至強調他有二種身份,一是市政府市長室的專門委員,另一個是每當有各項有益於社會公益及急難救助時,他是「慈濟人」駐市政府市長室的代表。
慈濟在訪視的關懷行動中有二起感人的案例,目前就讀於高雄科技大學的王雅姍,在困頓的家庭中成長,見到越籍母親遭到父親家暴,雖父親病逝多年,不料親妹妹因紅斑性狼瘡發病急促往生,積欠十六萬元的債務,為減輕媽媽經濟壓力,平時三分工作半工半讀自己負擔學費,慈濟在關鍵時刻訪視協助及持續關懷。未滿時刻20歲的雅珊,自立利人、維持家庭正常運作,慈濟因此頒發「孝悌獎」。
目前就讀國立師範大學藝術產業原住民專班四年級的柯筱虹是布農族原住民,筱虹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壓力,從高中開始半工半讀,筱虹是位非常孝順貼心的孩子,不讓父母為自己操心,在課業上非常努力,年年都獲得新芽獎學金。筱虹有美術設計的天份,協助2022年高雄新芽獎學金設計標誌及邀請函,筱虹分享「新芽獎學金對我的幫助很大,所以設計標誌時,就以新芽成長茁壯的形象來設計」。
慈濟「新芽獎學金」取名為「新芽」,是為了鼓勵在學的孩子們,如初生的新芽般,不斷地成長、茁壯,將來能成為挺拔的大樹,有慈濟的愛相伴,祝福每位新芽學子勇敢逐夢,迎向美好的未來。

圖說1:公傳志工鄭楊慶(右5)、高雄資深慈濟志工江淑清等人陪同高雄市政府市長室專委楊孟凡(右6 ),共同見證、激勵學子們向上的有意義的一刻。〈記者張美惠攝〉

圖說2:慈濟基金會「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首場在高雄靜思堂展開。〈記者張美惠攝〉
相關文章
2023.07.05
國家自然公園半屏山後巷登山口至中央瞭望台間登山路徑 即日起施工封閉2022.01.06
慈濟關懷列車啟動 為遭酒駕受害者家屬林老先生送上慰問2010.06.04
勞工局訓練就業中心高級精密機械班招生2016.11.30
金屬中心首創創新試作平台2013.12.18
鼓山輪渡站前人行動線交通大變身2017.04.17
前瞻計畫基礎建設公聽會 陳菊:均衡南北發展2008.01.31
台灣中油公司大林煉油廠新任廠長佈達2018.03.30
楠梓第二園區獲黃金級生態社區標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