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砲戰滿50年畫家林節山追憶
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08.08.23
47年823砲戰至今剛好滿50週年,很多當時在金門當兵的朋友皆會回憶起那一段之往事,近日小三通經金門到廈門更是談論之焦點,有的回金門尋找過去之足蹟。
有的用作畫記錄過去驚心動魄的戰史,與原住民搏感情30餘年之知名畫家林節山,回憶49年前他當時是海龍隊員,補給搶灘摸哨之往事讓他有說不盡之心聲。
823砲戰期間之夢囈至今猶在,於是他以當時之情境,住山外之燈塔為背景,時常出入的港口完成這幅瀝血之創作。
記取歷史教訓,珍惜和平,兩岸和平共處,化干戈為玉帛,共創和平發展,共創雙贏,畫家林節山 回想民國47年8月23日震驚世界的「八二三砲戰」展開了。
當日下午共軍集中各型火砲三百多門,向大、小金門大擔、小擔等島,進行密集性的砲擊,頓時彈如雨下,塵土飛揚,兩個小時內連續發射了五萬七千餘發砲彈。
共軍夜以繼日的砲火攻擊,44天之內共打了將近48萬顆砲彈。共軍出動海、空加入戰爭,而面對國軍海、陸、空聯合應戰,卻始終未能得逞。
砲戰之初,國軍傷亡慘烈,金防部3位副司令吉星文、趙家驤、章傑殉職,參謀長劉明以及當時在金門視察的國防部長俞大維均受重傷。
美國在戰爭初期,聽說曾建議我們放棄金、馬地區防線,但遭到拒絕,國軍砲兵亦不甘示弱,實施反砲戰,進行制壓及破壞射擊,美國適時援助美造M115式八吋榴彈砲等武器給國軍,大口徑巨砲,更如虎添翼,予共軍相當程度的重創。
我國軍在此戰役中,實施反砲擊,空軍曾創31比2的紀錄,海軍創27比1的紀錄;共軍始終沒有掌控制空與制海權,仍無法達成封鎖金門的目的,中共當局於是宣告停火。
44天的砲戰期間,金門地區落彈近五十萬發,平均每一平方公里落彈三千一百六十發,金門每一寸土地被翻起了一遍的情況下仍能屹立不搖,這是史無前例,更贏得了國際間的注目和讚揚。
八二三砲戰之後二年,中共又發動較小規模的「六一七」、「六一九」砲戰,爾後採「單打雙不打」方式鳴砲,直到民國六十七年,才正式宣告砲戰時代結束。
823砲戰這是一九四九年古寧頭戰役以後台海第二次大規模的軍事對抗,也被稱為「第二次台海危機」。
如今大家參觀金門賣菜刀之商店堆積之彈殼歷歷在目,經過畫家林節山之描述仿佛又回到時光隧道,兵戎相見兵不厭詐之情節。只有當時在金門當兵親身體會到戰爭洗禮的人才知道戰爭之可怕,居安思危是每位國民應有之警惕。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08.30
國民黨雲林縣青工會2024.08.13
雲林檢警守護濁水溪河川地 查獲不法業者傾倒400噸家禽廢渣2024.12.17
斗六市跨年啟燈晚會膨鼠森林公園熱鬧登場2010.11.13
縣政府農業處網站-衝破10萬人次抽獎活動2015.07.06
2015雲林十大伴手禮徵選開跑2008.11.24
陳春上水墨畫個展舉行茶會2012.06.27
古坑東和國小特教班參觀東和派出所2009.06.01
斗南分局舉辦交通安全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