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中心榮獲2022美國愛迪生銀獎殊榮 閃耀國際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22.04.28
素有「創新界奧斯卡獎」美譽的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公布獲獎名單,在經濟部技術處的支持下,金屬中心今年以「再生多樣態轉化材Poly-T Materials」獲得2022愛迪生獎-銀獎殊榮,再次證明中心技術創新能力日益精進。
愛迪生獎每年表彰全球具突破影響的創新產品與企業領袖,來紀念發明家愛迪生追求創意與卓越的精神,堪稱科技界的榮譽殿堂。
經濟部技術處邱求慧處長指出,現將環境廢棄物(廢棄石材與廢蚵殼)轉化成創新綠色材料,結合3D列印技術,可作為珊瑚復育與古蹟修復等應用,並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合作,成功吸引海洋微生物附著於人造珊瑚體上,加速海底共生藻附著,因再生多樣態轉化材主成份與珊瑚骨骼相仿,使珊瑚復育狀態良好,取代現行復育用的人造塑料基座,不僅無毒、更耐海水衝擊,下一步鏈結業者、設計團隊將朝向製作大型人工魚礁努力,以科技創新為永續海洋生態貢獻心力。
金屬中心林秋豐執行長表示,身為研究型法人單位,除持續深化研發創新量能,支持台灣產業永續發展外,更重要是鏈結中心核心技術,帶動傳產升級轉型,提升產業附加價值。以傳統鑄造殼模材料為例目前均仰賴進口,僅一次性使用,無法回收再利用,台灣工業每年約有百萬噸的廢鑄砂、石材切割邊料必須委外處理,而業者多半只能囤積棄置甚為可惜,未來應用再生多樣態轉化材的技術原理,透過創新科技研發將廢棄物循環加值,以此綠色材料作為解方,可望為產業解決每年近60億元廢棄物的處理費用,並提高資源物附加價值,真正做到全循環、零廢棄,為世界注入綠色理念,用科技愛地球,共創雙贏局面。
循環經濟時代來臨,面對全球永續環境議題,經濟部不落人後,積極投入,致力為產業與環境共好盡一份心力,並從中尋找更多新商機。過去的商業模式總在「開採、製造、使用、丟棄」的線性經濟脈絡下,「用完就丟」不但造成地球資源耗竭,同時產生出各式廢棄物。然地球資源不會永遠源源不絕,廢棄物也不會憑空消失,如何將廢棄物資源化妥善運用,以替代自然資源開採,達成物質全循環、零廢棄的願景,更是重中之重。

圖說:再生多樣態轉化材運用3D列印技術打造人造珊瑚。〈記者張美惠攝〉
返回上一頁愛迪生獎每年表彰全球具突破影響的創新產品與企業領袖,來紀念發明家愛迪生追求創意與卓越的精神,堪稱科技界的榮譽殿堂。
經濟部技術處邱求慧處長指出,現將環境廢棄物(廢棄石材與廢蚵殼)轉化成創新綠色材料,結合3D列印技術,可作為珊瑚復育與古蹟修復等應用,並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合作,成功吸引海洋微生物附著於人造珊瑚體上,加速海底共生藻附著,因再生多樣態轉化材主成份與珊瑚骨骼相仿,使珊瑚復育狀態良好,取代現行復育用的人造塑料基座,不僅無毒、更耐海水衝擊,下一步鏈結業者、設計團隊將朝向製作大型人工魚礁努力,以科技創新為永續海洋生態貢獻心力。
金屬中心林秋豐執行長表示,身為研究型法人單位,除持續深化研發創新量能,支持台灣產業永續發展外,更重要是鏈結中心核心技術,帶動傳產升級轉型,提升產業附加價值。以傳統鑄造殼模材料為例目前均仰賴進口,僅一次性使用,無法回收再利用,台灣工業每年約有百萬噸的廢鑄砂、石材切割邊料必須委外處理,而業者多半只能囤積棄置甚為可惜,未來應用再生多樣態轉化材的技術原理,透過創新科技研發將廢棄物循環加值,以此綠色材料作為解方,可望為產業解決每年近60億元廢棄物的處理費用,並提高資源物附加價值,真正做到全循環、零廢棄,為世界注入綠色理念,用科技愛地球,共創雙贏局面。
循環經濟時代來臨,面對全球永續環境議題,經濟部不落人後,積極投入,致力為產業與環境共好盡一份心力,並從中尋找更多新商機。過去的商業模式總在「開採、製造、使用、丟棄」的線性經濟脈絡下,「用完就丟」不但造成地球資源耗竭,同時產生出各式廢棄物。然地球資源不會永遠源源不絕,廢棄物也不會憑空消失,如何將廢棄物資源化妥善運用,以替代自然資源開採,達成物質全循環、零廢棄的願景,更是重中之重。

圖說:再生多樣態轉化材運用3D列印技術打造人造珊瑚。〈記者張美惠攝〉
相關文章
2020.10.24
高雄國際食品展-高雄海味專區人氣旺梁赫群現身秀廚藝更吸睛2024.08.26
台船公司承造中國航運公司 2艘及選擇權2艘21萬噸級散裝貨輪2010.09.01
颱風萊羅克來襲高雄港務局嚴加戒備2013.10.02
勞工局訪視運作異常工會將依法解散2008.07.14
婦在岡山鎮岡山北路徘徊2014.04.16
高市23日辦中高階徵才 最高薪資達45K2023.04.17
高雄市區通勤月票399元方案 4月27日上線 4月18日先開放申請會員及綁卡2024.02.07
中鋼董事長率經營團隊春節前夕拜年 期勉同仁攜手努力 期待鋼市飛龍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