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癲癇列車啟動─社區、門診、手術全方位照護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22.03.22

臺大在神經醫學中心劉宏輝副院長的帶領之下,自2017年8月成立神經醫學中心,就戮力於癲癇病患的治療與照顧。有鑑於癲癇的多樣化表現,神經部張楷杰醫師自2021年起啟動了癲癇列車,希望在社區尋找未被發現的癲癇病患並安排治療,結合阿波羅計畫,都會到各鄉鎮的長青食堂舉辦篩檢活動,希望能找出潛在的癲癇病患。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劉宏輝表示,癲癇藥物治療仍控制困難的患者,台大提供癲癇手術的服務,在堅強的神經外科團隊合作下,於2021年陸續完成了癲癇的腦葉切除術與立體定位腦波等醫學中心等級的高級治療。治療後有人癲癇就再也沒出現過,有人仍有癲癇,原本的癲癇藥物從五種以上下降至兩種,生活品質大有提升。
神經部張楷杰主任表示,對於癲癇的刻板印象是忽然倒在地上,眼神上吊,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吧。這樣全身性抽搐是癲癇的常見表現,比較「安靜」的癲癇;只短暫的發呆、失神,也有像短期內突然有心智功能惡化或者人格改變的情形;晚上會異常驚醒的現象;包括閃光、異味、或者腹部有一股氣往上衝的感覺。變化來自於癲癇發生在不同的腦區位置所管理的功能產生了失調的情形。
張楷杰指出,約有150名社區長輩參與篩檢活動,有被診斷為癲癇的只有1人,卻有近17人有發生過身體抽搐的現象。這些長輩有著潛在癲癇症的危險,沒正確診斷並接受治療針對這些長輩,會陸續安排門診進一步的腦波與相關癲癇檢查。張楷杰強調,癲癇列車不只社區的篩檢,包括門診的癲癇病患的全方位照護與困難癲癇的手術治療,給予病患癲癇紀錄本,就像血壓本一樣幫助病人紀錄每天發生癲癇的型態與次數,協助醫生進行藥物調整,包括憂鬱、睡眠量表。癲癇症並非僅限於癲癇發作本身,包括罹患產生的精神壓力與服用癲癇藥物的副作用,造成患者情緒與睡眠的問題。
劉宏輝指出,全世界認定能執行癲癇手術及巴金森手術的醫院,絕對是高層次醫學中心的標準,雖然臺大在名稱上不是醫學中心,但實質上已具備一流醫學中心的實力。從社區、門診、到開刀房,希望能為雲林的癲癇患者給予一條龍的服務,期待透過跨科合作,讓神經疾病患者得到整合性完善照顧。
相關文章
2011.03.19
雲林慶祝植樹節暨親子植樹造林活動2012.01.16
雲林立委許舒博慰勞春安執勤員警2012.10.16
雲林辦農村再生宣導活動2015.03.09
「唯機飼福」微電影創作發表2022.04.17
雲縣斗六媽祖文化節系~鬥陣迓媽祖2022.01.19
2022斗六燈會Light One Douliu展現城市新風貌2021.11.14
雲林縣斗南警協助迷航老婦順利返家2022.06.27
西螺麻糬大王邀長輩體驗麻糬新製作樂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