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委員會及所屬機關(構) 110年度具體工作績效卓著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22.01.18
海洋委員會及所屬海巡署、海洋保育署及國家海洋研究院18日召開聯合記者會,向全民報告110年度於海洋施政之豐碩成效。
海洋委員會蔡清標政務副主任委員表示,海洋委員會110年度具體工作績效卓著。包括首艘4,000噸級巡防艦(嘉義艦)交船成軍、成立海廢平臺公私協力清除2,061餘公噸海洋廢棄物及推動「國家船模實驗室多功能水槽建置計畫」並報奉行政院核定執行;另依行政院向海致敬開放海洋政策指導,設置12處海洋驛站、開放全國92處釣點,並建置「海域遊憩船舶進出港線上申請系統」等,以提供民眾多元服務,鼓勵民眾親近海洋。
蔡清標副主委表示,海洋委員會成立迄今已將屆滿四年,在主任委員李仲威帶領下,落實目標管理,要求所屬機關(構)應訂定年度重點工作項目,並依施政計畫於各領域戮力推展執行,以下謹就各工作項目推動情形,說明如下:
一、 在實踐向海致敬方面,設置完成「12處海洋驛站」,開放迄今已有4萬多人次到訪,同時開放全國92處釣點等;另協助地方政府開放海洋,已有桃園、宜蘭等縣市完成海域開放公告。
二、 在優化海洋法制方面,持續推動海洋保育法、海域管理法及海洋產業發展條例等立法作業;另配合實需修訂海洋污染防治法,已報請行政院審查,俾完善相關海洋法制。
三、 在落實潔淨海洋方面,執行衛星及無人飛行載具監控海污213天次,執行105處海域水質監測;另舉辦3,852場次淨海活動,招募4,628艘環保艦隊,3,040名潛海戰將,清除2,061公噸海廢。
四、 在推動海洋保育方面,審核海洋野生動物輸出入案2,164件,遏止外來物種入侵,救援海龜308隻及鯨豚143隻,並公私合作辦理461場宣導友善賞鯨,至少達25,784人次以上;另由海洋保育巡查員辦理103場次海洋保育教育活動。
五、 在堅實海域治安方面,查獲毒品4,310公斤、槍枝56枝、偷渡犯69人、私菸1,239萬餘包、走私農漁畜產品12萬餘公斤;另執行海上救生救難共計337案,搶救120船及665人。
六、 在維護藍色國土方面,執行臺日海域巡護138航次、臺菲海域巡護113航次,及2航次太平洋巡護,計驅離越界陸船2,429艘、扣留34艘、罰鍰4,354萬元、沒入10艘,有效捍衛我國海洋權益。
七、 在發展海洋產業方面,補助地方政府推動海洋資源開發等42項計畫,並辦理「海洋產業推動策略研究」計畫,並與相關部會、地方政府及產業團體進行座談,研擬發展策略。
八、 在推升海洋科研方面,已介接30個政府部會、機關(構)及研究單位共109筆涉海資訊充實海洋資料庫,並投入「洋流能關鍵技術開發與推動」及「執行雲嘉海岸侵退防治研究計畫」等,以累積海洋研究量能。
九、 在厚植海洋文教方面,製作6門海洋數位學習課程,並藉由e等公務園、Youtube頻道等進行傳播;另進行海洋文化資產盤點,開設工作坊、結合在地資源、維護保存用海文化及原民傳統用海權益。
十、 在深化國際合作方面,臺美簽署「設立海巡工作小組瞭解備忘錄」、合辦「2021臺灣海洋青年論壇活動」等。
十一、 在推動國艦國造方面,首艘4,000噸級巡防艦已於110年4月29日交船;結合現有資源補足國內所需之船模試驗設施,規劃於高雄市茄萣區興達港建置船模實驗室,並獲行政院核定執行。
蔡清標最後表示,展望今(111)年,海洋委員會施政重點將秉遵「海洋基本法」及「2020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政策目標,推動並健全海洋事務,並發揮政策協調統合之功能,期望能在「生態永續」、「海域安全」、「產業繁榮」的願景下,經營海洋並航向海洋,使臺灣邁向海洋國家。

圖說:海洋委員會及所屬機關(構)報告施政成效。〈記者張美惠攝〉
返回上一頁海洋委員會蔡清標政務副主任委員表示,海洋委員會110年度具體工作績效卓著。包括首艘4,000噸級巡防艦(嘉義艦)交船成軍、成立海廢平臺公私協力清除2,061餘公噸海洋廢棄物及推動「國家船模實驗室多功能水槽建置計畫」並報奉行政院核定執行;另依行政院向海致敬開放海洋政策指導,設置12處海洋驛站、開放全國92處釣點,並建置「海域遊憩船舶進出港線上申請系統」等,以提供民眾多元服務,鼓勵民眾親近海洋。
蔡清標副主委表示,海洋委員會成立迄今已將屆滿四年,在主任委員李仲威帶領下,落實目標管理,要求所屬機關(構)應訂定年度重點工作項目,並依施政計畫於各領域戮力推展執行,以下謹就各工作項目推動情形,說明如下:
一、 在實踐向海致敬方面,設置完成「12處海洋驛站」,開放迄今已有4萬多人次到訪,同時開放全國92處釣點等;另協助地方政府開放海洋,已有桃園、宜蘭等縣市完成海域開放公告。
二、 在優化海洋法制方面,持續推動海洋保育法、海域管理法及海洋產業發展條例等立法作業;另配合實需修訂海洋污染防治法,已報請行政院審查,俾完善相關海洋法制。
三、 在落實潔淨海洋方面,執行衛星及無人飛行載具監控海污213天次,執行105處海域水質監測;另舉辦3,852場次淨海活動,招募4,628艘環保艦隊,3,040名潛海戰將,清除2,061公噸海廢。
四、 在推動海洋保育方面,審核海洋野生動物輸出入案2,164件,遏止外來物種入侵,救援海龜308隻及鯨豚143隻,並公私合作辦理461場宣導友善賞鯨,至少達25,784人次以上;另由海洋保育巡查員辦理103場次海洋保育教育活動。
五、 在堅實海域治安方面,查獲毒品4,310公斤、槍枝56枝、偷渡犯69人、私菸1,239萬餘包、走私農漁畜產品12萬餘公斤;另執行海上救生救難共計337案,搶救120船及665人。
六、 在維護藍色國土方面,執行臺日海域巡護138航次、臺菲海域巡護113航次,及2航次太平洋巡護,計驅離越界陸船2,429艘、扣留34艘、罰鍰4,354萬元、沒入10艘,有效捍衛我國海洋權益。
七、 在發展海洋產業方面,補助地方政府推動海洋資源開發等42項計畫,並辦理「海洋產業推動策略研究」計畫,並與相關部會、地方政府及產業團體進行座談,研擬發展策略。
八、 在推升海洋科研方面,已介接30個政府部會、機關(構)及研究單位共109筆涉海資訊充實海洋資料庫,並投入「洋流能關鍵技術開發與推動」及「執行雲嘉海岸侵退防治研究計畫」等,以累積海洋研究量能。
九、 在厚植海洋文教方面,製作6門海洋數位學習課程,並藉由e等公務園、Youtube頻道等進行傳播;另進行海洋文化資產盤點,開設工作坊、結合在地資源、維護保存用海文化及原民傳統用海權益。
十、 在深化國際合作方面,臺美簽署「設立海巡工作小組瞭解備忘錄」、合辦「2021臺灣海洋青年論壇活動」等。
十一、 在推動國艦國造方面,首艘4,000噸級巡防艦已於110年4月29日交船;結合現有資源補足國內所需之船模試驗設施,規劃於高雄市茄萣區興達港建置船模實驗室,並獲行政院核定執行。
蔡清標最後表示,展望今(111)年,海洋委員會施政重點將秉遵「海洋基本法」及「2020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政策目標,推動並健全海洋事務,並發揮政策協調統合之功能,期望能在「生態永續」、「海域安全」、「產業繁榮」的願景下,經營海洋並航向海洋,使臺灣邁向海洋國家。

圖說:海洋委員會及所屬機關(構)報告施政成效。〈記者張美惠攝〉
相關文章
2010.06.23
推動綠能產業社區 楊秋興率團赴台南取經2014.12.24
公車4G高速體驗暢遊高雄真便利2016.08.10
全國首輛開頂雙層觀光巴士正式亮相2023.09.19
落實ESG理念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與環境保護 高雄捷運企業志工茄萣濕地植樹愛地球2013.12.27
水公司七區處通過CNS 15506驗證2012.05.27
加工出口區高雄園區瑞儀光電公司研發優異2015.11.27
通過環教設施場所認證壽山淺山學堂開課2013.01.31
中冠資訊一舉攻進美國資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