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碳攜手鴻海、碩禾、榮炭 加速電動車動力電池負極材料研發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 / 高雄報導
2021.09.28
中鋼集團旗下中鋼碳素化學公司今(9/28)日與鴻海、碩禾及榮炭等公司完成四方電池負極材料合作備忘錄簽署,不僅加速推展電池負極材料各項技術的研發進程,也共同建立台灣電動車動力電池產業鏈的競爭優勢。
中碳自2000年開始投入及深耕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開發產製,於小港廠陸續建造了八條介相碳微球生產線,年產能共7,500噸,2018年也在屏南工業區啟用年產能達2,000噸的一貫化石墨化碳材料量產工廠,目前為全球最大的介相石墨碳微球負極材料生產廠商。近期中碳更在介相碳微球高安全性、長循環壽命及高倍率的優良特性基礎下,開發出高容量且更高倍率的產品,可廣泛應用於電動車、電動大巴及儲能設備,扮演著節能減碳的重要角色。
中碳攜手鴻海、碩禾及榮炭所簽署的材料開發合作備忘錄,中碳主要供應高性能電池負極材料介相石墨碳微球,碩禾提供矽/矽氧材料技術,再結合榮炭高性價比的人造石墨,進一步合成高性能動力電池負極材料,最後由鴻海導入電動車動力電池製程。未來四方合作將持續推進至材料端的共同開發,提升負極材料能量密度、循環壽命與快充能力,進而提升電動車動力電池性能。此次中碳與鴻海等三家公司合作,可說是結合各方的優勢競爭力,以強強結合之團隊合作方式,加速電池負極材料各項技術研發進程,為台灣電池產業鏈注入強大能量。
據瞭解,中碳不僅具有優秀的研發團隊,也累積了豐富的負極複配技術及經驗,可調整多元化的產品。同時,除了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外,中碳所投入之焦系人造石墨開發已具成效,近年來更積極發展精碳產業,在超級電容用活性碳及化合物半導體關鍵的高純碳粉原料、長晶石墨坩堝部件,均已陸續量產,朝著成為台灣精碳材料的領航企業目標不斷邁進。
圖說:中碳屏南廠石墨化生產線。〈記者張美惠攝〉
相關文章
2016.02.19
漁業署續執鯊魚保育提升漁業管理及執法2014.03.10
公主郵輪以高雄為母港11日簽約2013.03.07
繽紛高雄-民生圓環花團錦簇2018.04.18
高市旅行公會國際旅展20日熱鬧登場2011.07.31
高雄辦創意公車人氣競賽2014.01.17
「綠能愛河.Party漫遊」休閒風2023.08.29
「模具產業數位轉型:銳變未來之鑰」金屬中心科專成果發表會盛大登場2010.09.20
楊秋興前往岡山視察災情 感同身受淹水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