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碳攜手鴻海、碩禾、榮炭 加速電動車動力電池負極材料研發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 / 高雄報導
2021.09.28
中鋼集團旗下中鋼碳素化學公司今(9/28)日與鴻海、碩禾及榮炭等公司完成四方電池負極材料合作備忘錄簽署,不僅加速推展電池負極材料各項技術的研發進程,也共同建立台灣電動車動力電池產業鏈的競爭優勢。
中碳自2000年開始投入及深耕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開發產製,於小港廠陸續建造了八條介相碳微球生產線,年產能共7,500噸,2018年也在屏南工業區啟用年產能達2,000噸的一貫化石墨化碳材料量產工廠,目前為全球最大的介相石墨碳微球負極材料生產廠商。近期中碳更在介相碳微球高安全性、長循環壽命及高倍率的優良特性基礎下,開發出高容量且更高倍率的產品,可廣泛應用於電動車、電動大巴及儲能設備,扮演著節能減碳的重要角色。
中碳攜手鴻海、碩禾及榮炭所簽署的材料開發合作備忘錄,中碳主要供應高性能電池負極材料介相石墨碳微球,碩禾提供矽/矽氧材料技術,再結合榮炭高性價比的人造石墨,進一步合成高性能動力電池負極材料,最後由鴻海導入電動車動力電池製程。未來四方合作將持續推進至材料端的共同開發,提升負極材料能量密度、循環壽命與快充能力,進而提升電動車動力電池性能。此次中碳與鴻海等三家公司合作,可說是結合各方的優勢競爭力,以強強結合之團隊合作方式,加速電池負極材料各項技術研發進程,為台灣電池產業鏈注入強大能量。
據瞭解,中碳不僅具有優秀的研發團隊,也累積了豐富的負極複配技術及經驗,可調整多元化的產品。同時,除了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外,中碳所投入之焦系人造石墨開發已具成效,近年來更積極發展精碳產業,在超級電容用活性碳及化合物半導體關鍵的高純碳粉原料、長晶石墨坩堝部件,均已陸續量產,朝著成為台灣精碳材料的領航企業目標不斷邁進。
圖說:中碳屏南廠石墨化生產線。〈記者張美惠攝〉
相關文章
2021.04.04
中鋼積極落實節能減排工作 追求永續發展2024.08.14
庇護工場專業生產 創新結合AI的公益禮盒 喜憨兒中秋系列產品 8/25前下單享優惠2019.06.25
2019旗津黑沙玩藝節打鐵天團玖壹壹熱鬧登場2020.09.27
旗津鼓山輪渡站全新親子活潑公廁啟用2013.05.08
博訓中心「身心障礙者職訓班」招生2020.09.27
金屬中心研發獨步全球鎂合金技術技轉給友荃祈能協助紮根醫療器材2019.09.27
國慶疏運台灣高鐵再加開6班次列車28日凌晨起開放購票2012.12.25
義大世界跨年晚會實施交通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