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西路通車滿二週 高市府持續檢視優化站區周邊交通設施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21.03.22
臨時站西路通車滿二週,高雄市交通局長張淑娟於今(22)日上班尖峰時間再次率員,實地瞭解臨時站西路沿線行人通行、號誌運作情形,並檢視站區周邊轉乘設施,以讓高雄車站聯外效率再優化。
張淑娟表示,臨時站西路通車滿二週,交通狀況維持穩定。相較拆橋前,有15-20%流量維持改利用中華路、自由路替代通行,與通車後第一週相同,顯示部分市民朋友已習於利用周邊替代道路,而不直接行駛臨時站西路。
張淑娟指出,觀察各路口隨行人通行秒數增加、行人與車輛衝突也藉時相專用分離改善,行人穿越周遭路口不再匆促緊迫。同時沿線行人導引牌面掛設位置,也要求適當提高,避免妨礙通行。
臨時站西路銜接博愛、中山路段屬「S型曲線」,為降低南北向進入站西路因速差太大而造成潛在風險,於博愛/遼寧往南、中山/河北往北進入站西路前,速限將調整為每小時40公里以確保通行安全。
許多市民朋友反映站區周邊機車轉乘空間有限,張淑娟也請鐵道局南工處一週內盤點周邊機車停車空間及機車臨停區,並製作牌面加強告示,以利遵循並維持站區出入動線秩序。
張淑娟說,高市府與鐵道局於臨西站路通車後一直密切觀察車流變化,將持續檢視優化調整周邊交通設施,確保維持站區人車聯外動線安全、效率與轉乘便利。

圖說:交通局持續檢視優化站區周邊交通設施。(記者張美惠/攝)
返回上一頁張淑娟表示,臨時站西路通車滿二週,交通狀況維持穩定。相較拆橋前,有15-20%流量維持改利用中華路、自由路替代通行,與通車後第一週相同,顯示部分市民朋友已習於利用周邊替代道路,而不直接行駛臨時站西路。
張淑娟指出,觀察各路口隨行人通行秒數增加、行人與車輛衝突也藉時相專用分離改善,行人穿越周遭路口不再匆促緊迫。同時沿線行人導引牌面掛設位置,也要求適當提高,避免妨礙通行。
臨時站西路銜接博愛、中山路段屬「S型曲線」,為降低南北向進入站西路因速差太大而造成潛在風險,於博愛/遼寧往南、中山/河北往北進入站西路前,速限將調整為每小時40公里以確保通行安全。
許多市民朋友反映站區周邊機車轉乘空間有限,張淑娟也請鐵道局南工處一週內盤點周邊機車停車空間及機車臨停區,並製作牌面加強告示,以利遵循並維持站區出入動線秩序。
張淑娟說,高市府與鐵道局於臨西站路通車後一直密切觀察車流變化,將持續檢視優化調整周邊交通設施,確保維持站區人車聯外動線安全、效率與轉乘便利。

圖說:交通局持續檢視優化站區周邊交通設施。(記者張美惠/攝)
相關文章
2018.05.05
溫馨五月天即日起搭公車抽大獎2019.11.26
台船公司與中華電信、中鋼運通、高雄榮民總醫院攜手簽訂 「智慧船舶與船舶遠距醫療合作」2016.11.18
娜麓灣日間關懷站與日本學者相見歡2013.02.20
高雄體育季愛河之心、星光夜騎2024.01.17
中鋼風電鋼板成功打造台灣離岸風電產業最堅實的材料後盾2021.10.08
高雄港大港橋10月10日配合「110年國慶焰火在高雄」活動暫停旋轉2013.09.30
臺美合作大港計畫正式移交臺灣2017.04.13
高雄榮民服務處與樹德科大簽署合作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