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博高架橋拆除後臨時站西路通車滿一週周邊道路分流順暢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21.03.17
臨時站西路通車屆滿一週,交通狀況大致穩定,交通局觀察有15-20%流量仍改利用中華路、自由路替代通行,旅行時間也較拆橋前減少5%,顯示有部分用路人已習慣改利用中華路、自由路,交通局呼籲更多市民朋友能持續善用周邊替代道路。
中博橋拆除期間,市府規劃以中華路、自由復興路承擔原有車流量的60%到70%,拆橋後第一週觀察到,仍有15到20%車流持續利用中華路、自由路替代通行,且大致穩定。同時拆橋後南北向各主要路段車行效率優於拆橋前,拆橋後平均旅行時間,均較拆橋前減少5%,旅行速度亦相對提升。交通局樂見更多市民能持續善用周邊替代道路,以降低臨時站西路的負擔。
交通局說明,除了持續觀測車流做出路網行車效率最佳化號誌時制調整外,高雄車站區周邊因行人動線變更,各路口時制設計特別考慮行人步行速度,及避免與轉向車輛交織衝突狀況,是與拆橋前較大差異。
通車後站西路車站出入口、站西/建國路岔道、建國/南華等3處行人量較大路口,交通局已完成新增行人專用時相,讓行人與一般車輛時相分離避免衝突。
許多市民反映中山路、博愛路路幅較寬,行人需有足夠通行秒數穿越的建議,目前也檢討號誌的時制計畫,讓行人可通行秒數增加至60-70秒,確保行人可有充分時間通行。
臨時站西路通車後,許多熱心關心站區交通的市民朋友提供許多建議,交通局皆納入規畫檢討或改善。未來交通局仍持續運用車流偵測設備對週邊道路進行監測,謹慎因應車流變化,持續的動態調整周遭交通設施及維持警力佈署。希望未來一年半,讓車輛及行人行經高雄站區都有較好的通行環境。

圖說:臨時站西路通車滿一週,周邊道路分流順暢。(記者張美惠/攝)
返回上一頁中博橋拆除期間,市府規劃以中華路、自由復興路承擔原有車流量的60%到70%,拆橋後第一週觀察到,仍有15到20%車流持續利用中華路、自由路替代通行,且大致穩定。同時拆橋後南北向各主要路段車行效率優於拆橋前,拆橋後平均旅行時間,均較拆橋前減少5%,旅行速度亦相對提升。交通局樂見更多市民能持續善用周邊替代道路,以降低臨時站西路的負擔。
交通局說明,除了持續觀測車流做出路網行車效率最佳化號誌時制調整外,高雄車站區周邊因行人動線變更,各路口時制設計特別考慮行人步行速度,及避免與轉向車輛交織衝突狀況,是與拆橋前較大差異。
通車後站西路車站出入口、站西/建國路岔道、建國/南華等3處行人量較大路口,交通局已完成新增行人專用時相,讓行人與一般車輛時相分離避免衝突。
許多市民反映中山路、博愛路路幅較寬,行人需有足夠通行秒數穿越的建議,目前也檢討號誌的時制計畫,讓行人可通行秒數增加至60-70秒,確保行人可有充分時間通行。
臨時站西路通車後,許多熱心關心站區交通的市民朋友提供許多建議,交通局皆納入規畫檢討或改善。未來交通局仍持續運用車流偵測設備對週邊道路進行監測,謹慎因應車流變化,持續的動態調整周遭交通設施及維持警力佈署。希望未來一年半,讓車輛及行人行經高雄站區都有較好的通行環境。

圖說:臨時站西路通車滿一週,周邊道路分流順暢。(記者張美惠/攝)
相關文章
2016.03.17
全台福容飯店同步響應319世界熄燈日2023.03.03
春暖花開饗美食高雄福華超值優惠2023.09.27
台灣中油大林煉油廠 熱心公益 捐血助人2022.09.15
捷運局:高雄捷運四線齊發 將以TOD發展策略提升運量2017.04.04
漁港釣魚並出售將處以重罰2019.08.21
路斷情不斷 高醫堅守那瑪夏暖醫張智皓獲高雄市長表揚2022.03.17
高雄勞工大學第46期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2023.12.20
大高雄第4季開發區土地標售 - 標脫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