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通膨廚餘回收嘉惠農民
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8.08.15
「抗通膨專案-有機資材贈農民」廚餘回收再利用說明會,於8月19日上午舉辦,市長胡志強將親自贈予農民「就是肥」並實地瞭解農民耕種的甘苦談,同時宣導廚餘回收製作堆肥的益處,歡迎有興趣的農民共襄盛舉。
針對通貨膨脹和化學肥料調漲等情形,胡志強甚表關心,特別指示環保局提供優惠措施來因應,將環保局所回收的社區廚餘所產出的廚餘堆肥化有機資材『就是肥』提供給農民。
胡志強表示,近年來,在環保意識抬頭及肥料價格飆漲等因素下,「有機」成為新的一股風潮,臺中市環保局利用該市回收的廚餘製作的有機資材『就是肥』分配給農戶使用。
於今年下半年度起每日提供2公噸成品,預計為期半年將提供240公噸之『就是肥』,約可為農民省下240萬的有機堆肥費用,7月份已提供農會20公斤包裝的『就是肥』一千包供水稻產銷班農民示範應用。
另外,農民也主動提供環保局農業相關產品,如廢棄稻殼、粗糠等作為回饋,讓環保局回收再利用,當做調整堆肥的材料,讓廚餘經再利用後回歸大地,建立一個良性的資源循環系統。
從事有機耕作6年的張福本表示:一般水稻每分地需要添加市售化學肥料的成本約為二千元,使用有機肥料費的成本較高,但有機作物對人體健康及環境上的益處卻是化學肥無法取代的。此次感謝市長的抗通膨專案提供「就是肥」替農民節省肥料方面的成本,也開啟了農民對有機栽種的認識。
有機肥料雖非速效性,但隨著肥份逐漸釋放,水稻生長的弧度、抗病性、稻米的質量等逐漸提升,也一樣能讓稻子、果樹長得既豐碩又甜美,也將輔導班員有機耕種的方法,並與化學肥料種植的稻穀作對照,讓農民親身體驗有機種植的樂趣。
環保局表示,透過該市廚餘回收機制,送往該市「廚餘回收再利用專區」堆肥化設備再利用,每日可產出約3至4噸成品,產生的有機資材「就是肥」除了提供農民使用,並開放民眾以資源回收物兌換,民眾響應熱烈。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5.02.06
動保處將於春節前發放受災禽農補償金2014.12.08
胡志強:工程該發包就發包2015.07.01
中國醫藥大學為八仙塵爆傷患祈福送暖2009.01.16
中縣九十八年春安工作啟動2013.11.01
460家業者通過台中食在安心認證2015.04.29
〈柯本的一天〉 勇奪曼哈頓國際影展首獎2009.01.02
科博館歡慶23週年送折疊腳踏車2011.06.17
不畏塑毒效應 丐幫滷味守護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