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縣國家文化記憶成果展--記憶.浮現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20.09.30

「109年雲林縣國家文化記憶成果展--記憶.浮現 MEMORY:LOST&FOUND」,即日起至10月29日,展出地點在歷史建築-雲林記憶cool,感受文化與歷史記憶,策展概念為國家文化記憶庫深入民間採集人事物圖文聲響多年,將打開珍藏各種寶貝的盒子,在雲林記憶cool室內外裝置,讓記憶以不同方式浮現、有精選收集(書籍、照片、物件等)展示、記憶浮現主題裝置、電腦網頁體驗區等,透過影片內呈現打開珍藏寶貝的盒子、說書剪輯、結尾導向邀請觀者感動至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搜尋使用查詢。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每一段塵封於雲林民間的文化、傳說、典故,都是雲林的文化資產。以「文化自信」為主題,縣府從縣政治理的宏觀視野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再現人民與土地間的生活關係。執行計畫所累積的資料相當多,以科技與文化為主軸,將無限的文化與歷史記憶,透過數位空間儲存與展現。邀請大家一起來雲林記憶cool參與「109年雲林縣國家文化記憶成果展」,穿過時間的長廊,浸潤在雲林的點點滴滴之中,回憶雲林之美。
陳璧君指出,配合文化部辦理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這三年來的努力,藉由成果展來展示豐富的收穫,還包括引導運用國家文化記憶庫的資料,從事文化再製的目標,體會這套資料庫記載過去雲林社會生活點滴的各個面向,橫跨中秋節及雙十節,配合文觀處辦理偶戲節,雲林記憶cool於10月2日響應偶戲節開幕及不夜城加碼晚間開館!另外,今年布袋戲主角”史艷文”五十歲的生日,邀請樂耕農創作演奏布袋戲組曲另類慶生。邀請大家一起來觀展,打開自己的記憶膠囊,喚起生活中的共同記憶。
「109年雲林縣國家文化記憶成果展」分為五區,分別是「塵封記憶 主題立體裝置背板區」、「碰觸歷史 電腦網頁體驗區」、「聽聞故事 物件聲響區」、「記憶浮現 主題裝置&影像區」以及「時空錯置區」。亦以視覺、聽覺、觸覺為原點,通過對於舊有事物或書籍,配置聲音裝置,引導進入記憶被塵封的想像,在觀展的過程中有逐漸浮現的印象、由文化部指導、雲縣府執行的「國家文化記憶庫」來回憶雲林之美。
相關文章
2014.02.18
斗南分局宣導騎機車正確配戴安全帽2015.07.25
雙石奇緣石龜郎娶石榴妹2011.05.24
褒忠郵局適時阻詐60萬 警局長前往頒獎2008.11.10
西螺鎮青少年深度文化單車自由行活動2020.10.30
「雲林工藝之光」三位傑出工藝師榮獲「臺灣工藝之家」認證2014.04.22
長平派出所校園預防犯罪及反詐騙宣導2014.12.17
雲林社區大學成果展暨優良教師表揚2011.04.27
大埤警所勤務認真巡邏查獲電覽線竊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