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中心掌握離岸風場運維新技術 共創在地合作新商機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20.09.25

為建構我國離岸風場運維技術能量,及促進在地業者合作共創風場運維商機,金屬中心在經濟部能源局指導下執行「離岸風場結構檢修與運維技術開發推動計畫」,昨天舉行「離岸風場運維創新技術論壇」,聚焦離岸風場主要結構的檢修技術及實務經驗交流,針對在地合作策略進行意見分享,回響熱烈。
金屬中心魏嘉民副執行長表示,我國離岸風電已進入商轉階段,預計至2025年累積裝置容量可達5.7GW。此外,2026年起將進入第3階段「區塊開發」,規劃5年內將再釋出5GW風場,後續長達20年的運維期將為離岸風電產業的重要商機。然而考量我國缺乏離岸風場運維實務經驗,且海域情況與地理環境和歐洲差異甚大,尚有與國際業者共同開發創新技術的空間,未來亦有機會輸出至亞太或全球市場。
專題演講首先由金屬中心介紹離岸風電運維技術朝向自動化、無人化與智慧化發展,分享金屬中心在風力機結構檢修自動化設備、穿戴式檢修輔助裝置及葉片自動化檢測技術等創新技術的應用。另外邀請長年布局台灣市場的風場資產管理業者Peak Wind首席顧問Mathias Albrecht說明離岸風場的生命週期及運維規劃,讓與會者瞭解離岸風場整體運維全貌。
伯威海事蔡佳翰董事針對離岸風場保險理賠最多的海纜設施進行維修技術的案例說明,呈現海纜維護的關鍵知識。此外,我國本土水下無人載具(ROV)製造商,玉豐海科林坤潭業務開發總監,則針對水下無人載具如何應用於離岸風場運維的重要性進行說明,提出產業的下一個發展機會。最後由金屬中心針對風機如何在不停機的情況下,使用無人機進行風力機檢測,帶領運維技術邁入新的領域。期藉由不同領域專家之觀點分享,掌握離岸風場運維技術趨勢,以激盪出產業合作新策略,共創離岸風電運維新商機。
相關文章
2021.10.20
仁醫接力搶救光明 台日美攜手救治4歲眼癌男童2016.07.28
再辦捐血中油:一年將募集百萬CC2019.07.30
高雄關辦理私貨及逾期貨標售2017.05.12
高雄關事後稽核績效斐然2021.10.07
台船公司承造65,000載重噸級潛舉式甲板重貨載運輪「GPO EMERALD」交船2011.11.14
國合會率中南美洲暨加勒比海區域十國經貿人士參訪『加工區高雄園區』汲取成功經驗2014.04.11
高雄關駐金門關員查獲旅客夾帶保育類闖關2016.06.20
搭捷運做環保自助餐四人同行一人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