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科大科技研究所研發成果發表會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20.07.23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材料科技研究所自民國96年成立已10餘年,校長楊能舒表示,目前材料科技發展主軸重點方向,訂定出二大特色領域,分別為磁性材料科技和綠色能源材料。未來科技時代之脈動和能源科技與資訊儲存科技之領域息息相關,積極朝此浪潮前進。材料科技研究所舉辦研發成果發表會,成果包含「磁性材料科技研究」之「自旋電子元件材料與應用結構之開發」,以及「綠色能源材料」之「二維材料」和「透明導電薄膜研究」。
葉林秀助理教授指出「自旋電子元件材料與應用結構之開發」主要由材料所,現今磁學的新世代發展趨勢。自旋的引入,這些電子元件產品更加多樣化,並能更穩定、更節能的操作,可應用在新世代電子元件與儲存技術上。近期成功製備出3nm-7nm膜厚之稀土-過渡金屬合金,具備高垂直異向性與快速翻轉效能,有利於磁性隨機存取式記憶體的開發與材料所吳德和教授分別擔任國際組織磁性協會亞洲聯盟(AUMS)之理事長與秘書長,負責台灣區與亞洲聯盟間的交流鏈結。近期成果榮獲:2019年台灣資訊儲存學生海報獎佳作獎2名(林立人/朱伯健)、2020年磁性技術協會「碩士班甲等學生論文獎(廖春茗)」。
章詠湟助理教授表示、「二維材料」主要為,具有相當特性的過渡金屬二硫化物研究,由於單層過渡金屬二硫族化物優異的光吸收能力和令人驚豔的載子遷移率,使其在光電元件上有極為出色的表現。最近研究成功製備了二維WSxSey合金材料。並證實這些合金材料具有可調節的能隙特性來改變了材料的光電特性,有利於未來的光學設計來達到節能效果。近期成果榮獲:2019第10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金牌獎和銀牌獎、2018台灣真空學會海報論文佳作獎。
「透明導電薄膜研究」由曾駿逸助理教授負責,開發研究下一世代新穎透明導電材料--DMD透明導電薄膜與金屬網格(metal grid)透明電極,找尋合適功函數之電極材料以改善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 及太陽能電池(PV)元件界面與透明電極不匹配問題,期望以獲得元件最大之效能。進一步搭配不同透明導電材料形成全新複合式透明導電材料(novel hybrid TCE),期能申請專利,借由專利保護增加該技術在發光二極體、液晶顯示器、觸控面板與太陽能電池應用發展的可能性。
曾駿逸助理教授指出,目前我們全力開發DMD與金屬網格軟性透明電極來取代商用ITO電極;藉由不同材料組合搭配自組裝網格技術期望得到最佳化光穿透度與片電阻值用於光電元件中,希望提升材料機械性質應用於前瞻軟性電子元件。未來雲科大材料所將會持續不斷精進努力創新,致力於新穎科技材料領域的研發,歡迎有興趣的學生就讀雲科大材料科技研究所。
相關文章
2025.09.08
天人宮濟公師父不忍受扶家庭辛苦 百萬物資助雲林家扶點亮希望之光2011.09.18
雲林縣北港好收社區花生好事特展2011.12.20
斗六早療中心小朋友提前歡度聖誕節2014.04.22
長平派出所校園預防犯罪及反詐騙宣導2009.07.17
24日縣運開幕典禮2020.11.21
第16屆雲林文化藝術獎頒獎 縣長邀請共同見證2008.05.12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護理部慶祝護士節2011.08.12
斗六遏制賄選歪風 檢警調聯合拜訪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