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攜手 金屬中心力推離岸風場運維服務在地化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20.06.23

為推動我國離岸風場運維產業技術發展,在經濟部能源局指導下,金屬中心執行「離岸風場結構檢修與運維技術開發推動計畫」,昨天於經濟部傳統產業創新加值中心舉行「離岸風場運維技術發展策略座談會」,邀請我國離岸風電各界專家共同與會,聚焦全球離岸風場運維產業發展趨勢,探討建構在地化離岸風場運維供應鏈策略,整合產、學、研能量以強化技術研發、實證與應用的發展方針,協助我國產業攜手風場開發商共同合作,實現離岸風場運維在地化的目標。
金屬中心魏嘉民副執行長指出,依據目前開發商預計採用的風力機容量推估,2025年時我國海域將約有600座以上的離岸風力發電機矗立在海上。完工商轉後,運維服務在地化將是確保離岸風場長期穩定發電的根本,可同時達到效率與成本的最佳化。他並以今年疫情影響來說明,若無完整的在地運維服務產業,國際業者無法來台時,離岸風場開發商將承受營運風險。因此,產業合作建構在地運維技術與服務方為離岸風場永續發展的根基。
有鑑於颱風與地震特殊環境帶給運維工作新挑戰,金屬中心已投入研發運用無人機自動化檢測葉片之技術、離岸風場穿戴式檢修輔助系統、水下檢測資訊處理與分析、離岸風力機結構檢修自動化設備等技術項目。為了協助建立運維在地化能量,金屬中心後續整合我國業者、風力機、運維服務業者和風場開發商進行技術實證,確保在地產業可提供具成本與品質的運維服務。
座談會共邀請12家國內外業者參與,包含台電公司、星能公司、海龍離岸風電、上緯新能源、天力離岸風電科技、伯威海事、玉豐海洋科儀、全球測繪、資勝科技、王強科技、亞達科技及銓日儀企業,現場交流熱絡。除針對金屬中心展示之創新技術進行討論,亦對產業合作提出看法與建議,以加速離岸風場運維產業鏈之整合,提供開發商和運維業者長遠合作之基礎。後續金屬中心將持續和產業溝通討論,落實運維產業在地化,提升我國產業技術能力與實績,帶動高薪就業機會。
相關文章
2011.10.06
超低溫鮪魚講習會 品嚐生鮮好滋味2023.09.20
大高雄第3季開發區土地標售 - 標脫率100%2017.12.04
台水七區澄清湖辦烤肉歡笑聲不斷2014.10.27
中鋼氣候資訊揭露獲肯定列亞洲領先指標2019.09.28
中油公司愛心送暖扶助弱勢家庭2017.06.19
高市辦就業博覽會提高就業機會2024.04.12
啟動觀光發展引擎,布袋商港113年將擴大客運專區規模2021.10.05
防疫新生活 失智照顧有撇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