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座水下基礎轉接段完工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9.09.06

中鋼集團推動離岸風力發電有重大進展,在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等官員及貴賓的見證下,今天舉行台灣首座水下基礎轉接段完工典禮,明年起將以每星期一座的目標,完成一年56套水下基礎工程,成為政府推動海上風電綠能的先鋒部隊。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沃旭能源亞太區總裁暨台灣董事長柏森文、中鋼公司林弘男總經理及風電事業發展委員會鄭明城副主任委員、興達海基王亞洲董事長等百餘位貴賓,今天共同出席位於高雄港74號碼頭的完工典禮盛會,共同見證離岸風電產業在地化的重要里程碑。
曾文生肯定團隊的努力,同心協力完成這項技術難度相當高的工程,而這也是政府推動再生能源化及能源自主化政策的一大步,也期許離岸風力的各個團隊能再接再厲,朝打造台灣成為綠色家園目標持續挺進。
興達海基王亞洲董事長表示,中鋼於高雄興達港投資68.42億元興建的水下基礎製造基地,於去年4月15日舉行動土典禮,目前建廠工程順利推動中,預估可於今年底完工,明年開始產製管架式水下基礎(Jacket)。興達海基與沃旭能源去年簽訂的56套水下基礎供應合約,是國內離岸風電產業落實在地化政策的重要指標,也讓中鋼集團有機會發展創新綠能技術,為永續環境及增加地方就業貢獻一份心力。
轉接段(TP)是管架式水下基礎(Jacket)中連接風機塔架、支撐結構與基礎之過渡結構。興達海基去年6月與沃旭能源簽訂合作意向書後,即展開TP試製計畫,這次完工的TP總重約200公噸,高約10公尺,外觀雄偉,興達海基能於預定時程內順利完成TP試製,代表已具備合格技術及履約能力。
中鋼公司表示,未來中鋼集團將持續致力於離岸風電在地產業鏈的扶植,並與沃旭能源緊密合作,除累積足夠經驗及培植技術能量外,亦引領水下基礎相關零組件供應鏈廠商,精進製作品質。興達海基之水下基礎製造,除了提供在地更多的工作機會、協助工業技術升級外,對於地方經濟之繁榮及發展,也將投注實質貢獻。
相關文章
2017.06.12
中鋼辦世界鋼鐵協會環境委員會議高雄登場2011.06.12
高雄關稅局響應統一發票盃南區路跑活動2017.05.10
南台灣規模最大數位競賽暨展覽開幕2007.12.15
鍾紹和譴責恐嚇暴力要求限期破案籲請總統不應炒作2018.10.12
高市分級培訓計程車增進郵輪觀光品質2023.10.16
詮力以富-王詮富書畫創作個展 在岡山文化中心展覽室舉行2017.04.10
港務公司偕同相關企業前往馬國等地考察2021.08.23
高雄市110年優良職業汽車駕駛人當選名單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