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故事館開幕訴說附院62年風華歲月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9.06.14
高雄有幾個故事館,有愛河故事館、左營軍區故事館、原住民故事館等;歷史上的今天,高雄多了一個故事館,那就是高醫故事館! 館內除展示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走過62年的艱困與貢獻事蹟外,更設計祈福許願樹及LINE官方帳號,讓民眾來醫院就醫也能更深認識高醫,還可進行線上掛號、查詢看診進度,為親朋好友祈福許願。
配合高醫62週年院慶,高醫故事館14日舉行開幕儀式。地點位於醫院十全路大樓1樓與啟川大樓的交會點,這是院內的「地王」,醫院用來設置公益性的醫療保健暨人文歷史空間,意義深遠。開幕儀式由高雄醫學大學董事長陳建志、校長鐘育志、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侯明鋒及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何啟功等人共同剪綵。
陳建志董事長表示,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啟川大樓設有南杏藝廊,誠品書店、商店、餐飲等空間,現在又增設講述高醫在南台灣屹立62年的歷史迴廊,深具薪火傳承的意義。
鐘育志校長表示,高醫附院過往輝煌的成就和未來嶄新的願景,是因著每位員工的努力和付出。在歡慶62周年院慶中,特別感謝齊力打拼的同仁,因為有大家的堅持,高醫才能不斷地蛻變和提升。他以「誠信篤實、跨域創新、典範傳承、同行致遠」期許持續追求卓越,再創高峰。
高醫附院院長侯明鋒表示,今年是高醫附院豐收的一年,再度獲得JCI國際醫院評鑑認證、首獲衛福部同意進行「變臉」人體試驗,並開啟愛的接力,除了肩負南台灣民眾的醫護使命外,更前往台東大武偏鄉、蘭嶼離島,甚至跨海到索羅門群島服務,感謝所有同仁的辛勞,持續擔任守護大眾健康的靠山。故事館的成立都會將這些動人的故事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
高醫故事館訴說高醫附院創院62年來的風華歲月,包括62年的歷史回顧、新團隊近一年來的重要貢獻與成就、民眾衛教,以及充滿暖心故事的影片。另外,開設的LINE官方帳號,將高醫新聞、看診進度、網路掛號、特色醫療、醫療體系等資訊,第一手告知民眾,還有祈福許願功能,讓民眾線上許願,高醫一起幫忙祈福。
故事館中還有高醫鎮校之寶「割膚之愛」複製畫作,這是已故畫家李石樵於1956年所繪,內容描繪蘇格蘭籍醫師蘭大衛,為了救治一名男童,不惜割下愛妻大腿一塊皮膚,移植到男童身上,免其終身殘廢的大愛故事。原作保存在學校。
此外,高醫在啟川大樓6樓穿堂,透過數位科技呈現嶄新未來,利用全息投影和觸控面板技術,由各體系院長介紹醫院這一年來的成果,透過投射彷彿人像就在眼前,也針對貴賓進行人臉辨識,歡迎貴賓的到訪。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10.23
創意的設計大展2022.11.16
中聯資源榮獲2022台灣企業永續獎-「永續報告-傳統製造業-第一類白金級」2018.10.17
高市地政局推廣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2011.04.26
高雄因應汛期 市府啟動避難防災整備2023.06.20
112年端午連假出遊車潮多 高雄市交通局呼籲民眾多使用399通勤月票搭乘公共運輸出遊2017.01.05
飯店價格戰開打夏都住宿3.5折起2015.04.20
工會挺庇護工場採購列車啟動2019.04.15
公車式小黃深入旗山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