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自由輪命名暨交船典禮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9.05.22
中鋼集團旗下中鋼運通公司委託台灣國際造船公司建造4艘20.8萬載重噸原料專輪,首艘「中鋼自由輪」21日在台船高雄廠舉行命名暨交船典禮,由中運李新民董事長及台船鄭文隆董事長共同主持,並邀請蔡英文總統擔任命名人,總統府秘書長陳菊、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中鋼翁朝棟董事長、澳洲在台辦事處代表高戈銳(Gary Cowan)、民意代表與航港界貴賓等共約百餘人出席觀禮,。命名儀式後,中運安排與會貴賓參觀「中鋼自由輪」,並向貴賓導覽現代化節能環保船舶之先進設施。
蔡英文總統致詞時表示,這次新船命名交船有三個重要意義。第一,是宣揚臺灣民主形象。我們把新船命名為「中鋼自由輪」,代表臺灣最自豪的,就是我們的民主自由。未來,當自由輪航行在國際間,全世界都能因此看見我們的價值。第二,是企業合作的典範。今天大家看到這艘雄偉壯觀的自由輪,鋼板來自中鋼,組裝則由台船負責,最後回到中鋼旗下公司,承擔運輸貨品的功能。這展現出企業間業務緊密的結合。合力打拚,讓我們能更有競爭力。第三,是重振臺灣造船業的榮景。中鋼一共向台船訂造四艘20.8萬噸的新型原料專輪,代表了中鋼大力響應國輪國造、支持在地產業扎根發展的政策方向。最後,總統也祝福「中鋼自由輪」一帆風順、「國艦國造」、「國輪國造」持續開花結果。
自73年起,台船陸續為中鋼集團建造自卸船、輕便型與海岬型散裝貨輪共18艘,106至107年中運再次向台船下單建造4艘20.8萬噸級新一代散裝貨輪,除了響應國輪國造政策,更充分顯示中鋼集團偕同高雄在地產業,根留台灣的經營理念,而台船全部採用中鋼鋼板,更是塑造國內業界合作之最佳典範。
中運近年積極進行船隊汰舊換新計劃,二年前逢低布局訂造8艘海岬型新船,新船除了減少碳排放,以符合環保法規外,更是最新設計的節能省油型船,今日「中鋼自由輪」交船後,隨即加入前往澳洲裝運原料之營運,將是提升船隊競爭力的一支重要生力軍。
中運目前尚有7艘同級船舶建造中,未來一年內將陸續完工交船,屆時將有為數達29艘、總載重噸位達460萬噸的船隊,航行於世界舞台。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01.01
西子灣南岬頭沙灘地提前開放賞景2024.05.09
台船公司舉辦海軍浮塢新建案開工典禮2008.08.28
燕巢免費社區巴士通車 生活、觀光好逍遙2022.01.06
中鋼公司完成軋鋼三廠第二熱浸鍍鋅智慧製造產線建置2018.03.21
國際豪華郵輪卡莉多麗號首航安平港2012.01.06
高雄機械總工會慶祝創會三十週年2023.10.12
高醫致力營造友善護理職場 護理AI小幫手上路 次世代AI醫療戰略聯盟真給力2024.07.05
高市勞工局產訓班結訓典禮 勞工局長江建興勉勵學員如繁花蓄勢綻放精彩職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