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南越光米獎不完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8.12.05
雲林縣稻作生產規模長年居於全國之冠,為國內主要糧食供應地區,然而,在面臨國人米食消費逐年下降之趨勢下,發展區域稻米特色加速稻作轉型刻不容緩,農糧署中區分署於一0三年起輔導斗南農會先後成立稻作經營專區與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並建立「斗南越光米」品牌,不僅成功打入國內市場,更在全國精饌米比賽中連續三年獲獎。
近年,該農會為追求更高品質的稻米,特別設置斗南越光米食味質獎勵制度,鼓勵更多農友加入優質稻米生產行列;中區分署指出,斗南農會積極塑造國產稻米品種、品質及品牌等「三品」方面的堅持與精神,值得國內糧食業者學習借鏡。
中區分署表示,在斗南稻米產業轉型初期,為提升市場接受度,農會特別引進日本知名壽司米品種「越光」作為其特色,從種植、管理、採收、烘乾、碾製、包裝及行銷一貫化作業來確保每個生產環節都能如期如質精準掌控,藉此建立品牌形象,所生產之國產越光米則因色澤白皙粒粒分明且口感Q彈,深受消費者喜愛,且為國內多家知名連鎖餐飲集團與大型超商指定採用,該會為提升農友種植收益,特別與當地專業農民合作,採行契作生產,規模逐年擴增,成效斐然,契作面積至今已逾四百五十公頃,成功躍身為國內越光米重要產區,堪稱稻作轉型楷模。
該分署指出,轉型成功後的斗南稻米,除了品質不斷提升以外,更是農糧署每年舉辦「精饌米獎」的常勝軍,自評比開辦以來屢獲佳績,連年得獎不斷。此外,斗南農會為了鼓勵農友能栽種出更好吃的稻米,讓每一口米飯的口感都能維持一定水準,特別設置斗南越光米食味質標準與相應獎勵,舉凡達標即可獲獎,藉此引導農友從以往追求產量轉趨著重品質,一0七年共回饋總獎金二百萬元給多達二百二十三名優秀契作農友,共同分享當地稻米產業持續成長的喜悅。
中區分署表示,隨著國人食米人口及需求量逐年下滑,連帶影響國內整體稻米的消費量,斗南農會能積極塑造國產稻米品種、品質及品牌等「三品」方面的堅持與精神,值得國內糧食業者學習借鏡,並期糧食業者同舟共濟;共同推動促進國產米食消費,讓臺灣逐步重返稻米王國榮耀。
圖說:斗南鎮農會各式特色包裝米展示。(農糧署中區分署提供)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06.07
台中大雅公園涼亭淪為街友的聚集場所2009.07.10
廖瓊枝經典歌仔戲授課成果展2007.12.27
水門賊落網漁民安心2011.10.14
台中大里設籍人口突破二十萬大關2012.03.18
台中婦女權益宣導活動2013.02.08
臺中生活圈4號線今通車2016.04.02
大樓工地水泥塊掉落砸傷人 市府:停工並開罰2018.08.15
中市增強台灣大道榮總路段排水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