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港聯外道全線通車開啟港區交通新紀元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8.11.10
「高雄港聯外高架道路計畫」已全線通車,可望提升高雄港運輸效率及競爭力,並可達成客貨車分流,減輕貨車行駛漁港路及新生路等平面道路所帶來之交通衝擊。
「高雄港聯外高架道路計畫」由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交通部高速公路局代辦工程,計畫總經費約新台幣78.58億元,全數由交通部航港建設基金及國道建設基金支應。
計畫內容主要將中山高速公路末端銜接處之漁港路約1.13公里,以及連絡商港區各貨櫃中心間之主要幹道新生路約3.4公里,予以高架立體化,並設置漁港路、第二貨櫃中心及過港隧道3座匝道。
高雄市代理市長許立明表示,高雄市平均每日有多達3萬7千輛重車通行,對於市區人車交通安全、道路維護工程及空氣環境品質影響甚鉅,採行港區車輛與市區車輛分流作法,是改善問題的根本之道。
港務公司董事長吳宗榮表示,高雄港聯外高架道路計畫從100年工程開工以來,歷經沿線土地取得、地下管線遷改等種種挑戰,在團隊的努力下,今天終於全線順利通車,未來將可有效提升高雄港競爭力。
而國道7號是未來洲際貨櫃中心聯外之主要幹道,更是高雄港整體路網建設的最重要的一塊拼圖;港務公司目前已展開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招商作業,未來更將積極協助未來國道7號高速公路之推動,以創造友善投資環境與經營利基,同時也請在座各位長官及業者能夠支持國道7號建設計畫的推動。
交通部常務次長祁文中表示,高雄港是臺灣最重要的海運樞紐,但是隨著貨櫃量逐年增加,也造成大型貨櫃車頻繁穿梭於港、市間道路,不只影響道路交通運輸,同時也對市民行車安全產生威脅。
因此,交通部爭取編列預算興建高雄港聯外高架道路,讓港區車輛可以直接通達高速公路,透過港區車輛與市區平面交通的分流,不但可轉移漁港路及新生路平面道路70%重車車流,也可大幅改善高雄市民長期受到港區貨櫃車帶來的威脅和不便。
祁文中指出,高雄港的貨物也能透過快速便捷的通道運輸,預估將縮短近50%的港區物流運輸時間,每年節省油耗約250萬公升,減少約4,987公噸CO2排放。
高雄港聯外高架道路可以說是一個創造「改善市區交通」、「提升高雄港競爭力」和「改善高雄市環境品質」三贏局面的重大建設。高雄港係由北向南發展,未來洲際貨櫃中心二期計畫的開發,交通部將會戮力推動,國道七號的議案也有賴各相關單位共同努力,翻轉高雄港。
全線通車後,車輛可藉由高架道路快速往返旗津及高雄港一至五貨櫃中心,除能顯著提升高雄港整體貨物運輸及作業效率,增進高雄港之競爭力及提升港埠地位,以創造優良之投資環境外,更可降低車輛運輸產生之空污及減少能源消耗,同時能將市區平面道路大型貨車及貨櫃車流移轉至高架道路,提升市區平面道路交通及民眾住居安全。
經由該計畫所形成路網之串連,可整合高雄港、市交通系統,繁榮區域經濟,開啟港區交通之新紀元,創造港市共榮之發展願景。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5.05.18
中鋼改造轉爐廢熱製蒸氣 節能減碳2017.09.05
「搭高鐵.慢遊浪漫台三線」2012.05.30
世界海洋日活動歡迎民眾共同關心保護海洋2022.11.25
台船承造財政部關務署第四艘100噸級巡緝艇 命名下水2011.05.23
加工處高雄分處辦環保研習會2019.03.19
加工處與日本中小企業基盤整備機構合作2016.12.29
中油建造新一代綠色船舶傲視全球2024.08.14
台糖楠梓學苑社會住宅價格優惠 是就學就業青年好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