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把胸痛當運動傷害壯男竟是心肌梗塞
台灣新聞網記者陳祐強/台中報導
2018.11.09
四十歲的楊姓男子平日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不僅天天游泳,每個月也騎自行車七十公里二至三次,不料他在四十一歲生日前夕參加自行車活動,首次挑戰百公里途中,突急性心肌梗塞倒地,送抵大甲光田醫院時無生命跡象,醫護不放棄四度搶救,穩住呼吸、心跳,再施作心導管疏通血管並放置支架、給與低溫療法,成功挽回楊先生性命且沒有神經學問題,他也許下成功戒菸、健康、平安的生日願望。
光田綜合醫院內科部副部長、心臟內科主任夏治平指出,秋冬時節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提醒民眾保暖,也別忘定期做心血管檢查,尤其是有冠心病家族病史、男性年齡超過四十五歲,女性超過五十五歲或已停經、抽菸、肥胖、有三高問題的心血管高危險群要更要提高警覺,且避免過度的情緒起伏,尤其選舉快要到了,往年每到選前多會有病患因情緒激動導致心臟不適,提醒民眾情緒管理也是護心之道。
夏治平指出,楊先生年僅青壯年、四十歲,有很好的運動習慣,家族也沒有相關病史,推測可能和抽菸、長年未追蹤健康情形,以及忽略心血管疾病初期胸悶痛的不適症狀,和勉強自己從事高強力運動長時間(騎自行車)有關。
夏治平提醒,民眾在秋冬季運動時一定要做足暖身運動,持續運動三十分鐘後要休息、喘口氣,視個人體力狀況再繼續運動;進行高強度運動時,掌握「漸進方式」訓練,如果運動過程出現暈眩、噁心、胸悶痛、吞嚥困難,甚至是渾身無力等徵兆,就要立即停止運動,且運動時身邊最好有人,預防倒地無人知的憾事發生。
對於意外發生過程,楊先生已無印象,他表示,自己養成運動習慣逾五年,也因此沒有特別留意要健康檢查,距離自己上一次健檢是二十多歲的時候,當時一切正常。
不過近一年來,他左胸靠近肩膀處斷斷續續偶有輕微不適,他懷疑自己可能是運動傷害,還去診所看骨科、做復健,但不適感仍偶爾會發作,事後回想檢視,懷疑可能和心臟問題有關。
光田綜合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劉柏亨指出,楊先生到院前無生命跡象,經搶救後七分鐘恢復心跳,但之後心臟又斷斷續續出現顫動或停止情形,急診續施以心肺復甦術和去顫電擊三次,總算將楊先生的生命跡象穩定下來,續交給心臟內科主任做緊急心導管手術。
夏治平說,心臟有三大主要冠狀動脈血管,楊男三條堵塞二條,其中,右冠狀動脈100%完全堵塞,因此左前降枝出現生理代償,延伸出側枝循環血管供應右側心肌所需血氧,然而增加血氧負重的左前降枝前端也已狹窄、堵塞70%,所以當楊先生騎自行車的高強度運動時,左前降枝血氧供應不足,造成他心肌梗塞,急救當下已順利在左前降枝狹窄處置放塗藥支架,待楊先生體力恢復後將再繼續治療右冠狀動脈堵塞。
心臟疾病是台灣十大死因第二名,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黃金時間為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患者在症狀發作後的三至六小時內是救命的關鍵期,所以當急性心肌梗塞發作時,應把握黃金時間,於九十分鐘內送心導管手術治療,這樣不僅能降低患者死亡率,亦能提升術後復原狀況。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8.04.22
六旬翁推老父鑽媽祖鑾駕眾人動容2013.05.17
科學家朱經武超導體探索有重大突破2009.11.13
2009台中秋季國際旅展 今隆重登場2011.08.08
大里仁慈路下水道工程於五月底完工2011.12.05
大里公所遲發救濟金中興路工程無法復工2018.02.04
中市孔廟迎春 百位書法名家齊聚揮毫2011.06.28
台中楊雅淳小提琴獨奏會2016.07.18
鼓勵二期稻轉作中市加碼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