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家托照顧者走入校園分享經驗
台灣新聞網記者葉惠美/南投報導
2018.10.31
原鄉家托照顧者日前受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原民專班邀請至該校,參觀傳統排灣族石板屋、向原住民學生分享部落長照經驗、並參與「長長的影」原鄉家托攝影展開幕活動,展示原鄉長輩的堅韌樣貌。同時,接受家托服務的原鄉長者們也穿著傳統服飾一起共襄盛舉。
在分享長照經驗的過程中,仁愛鄉清流家托服務員李玉琴提出「共同生活」的概念,指出原鄉家托的語言文化在地優勢,能夠使長照服務更貼近長者內在需求。
仁愛鄉南豐家托服務員陳福枝,分享自己與原鄉長者間的細緻互動,說明如何將多年來與長者共同生活的基礎轉化為照顧服務基礎。
信義鄉羅娜家托服務員方瑤珍認為,感受長者的思維與生命經驗是照顧服務的必要條件,期許這次的分享能夠「讓部落孩子更重視部落老人,聽老人家說過去的故事。」
暨大原住民專班主任邱韻芳表示,培育原住民社工是專班的重要目標之一,希望透過這次原鄉家托夥伴的分享讓學生們體認到,要有別於一般的社工,只憑原住民身份和專業是不夠的,而是要記得自己是部落的孩子,謙遜地去親近部落的土地和在土地上生活的族人們。
對於家托團隊的分享,暨大原住民學生在「長長的影」攝影展開幕活動中以傳統歌舞組曲回應,在展場意象兩千多艘紙船的映襯下顯得十足優美。
策展團隊成員林哲潁表示,攝影展由紙船構成意象的想法,乃是象徵長者傳統知識如船帆一般,引導年輕一代原住民延續祖先留下的生活哲學。
家庭托顧服務係把家中長輩送到社區內照顧服務員家中,由照顧服務員「在自己的家裡面」提供長輩照顧服務,等到傍晚再把長輩送回自家享受天倫之樂。
因要運用服務員自家的住所空間,因此還要考量住家空間是否足夠,若足夠可收托的個案上限為4名。
而家庭托顧服務強調社區化,在缺少照顧服務機構的偏鄉地區而言,可以在地服務長者,減少家屬的照顧負擔;家庭托顧更可以成為照顧服務員的微型創業模式。
目前縣內已設立11家家庭托顧住所,分別於草屯鎮(2家)、埔里鎮(3家)、竹山鎮(1家)、水里鄉(2家)、仁愛鄉(2家)、信義鄉(1家)。並於今年預計開立7家新服務住所,目前皆在籌備設立中。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24.02.26
「韌性亞洲‧埔里交陪」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 埔里鎮5月4、5日即將迎來國際盛會2018.02.06
林明溱至官田營區探視入伍新兵2018.09.12
明潭電廠辦寫生比賽場面熱絡2010.11.28
南投辦志工大會師暨趣味競賽2011.12.24
總統大選白熱化 吳敦義再返鄉顧票2012.07.19
竹山公所推展麻竹筍辦做醬筍趣味活動2014.06.06
縣府:農友注意預防木瓜果疫病發生2015.08.14
保育警察為民救車贏得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