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試所研發移動式害蟲影像辨識系統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霧峰報導
2018.10.24
農業試驗所今天指出,為加速推動智慧農業,執行政策型計畫並與國立成功大學合作,研發「移動式設施害蟲影像辨識系統」,可提供外銷蘭園快速分辨黃色黏蟲紙上害蟲種類及進行計數,完成一張黃色黏蟲紙辨識僅需40秒,比採用人工鏡檢之效率提升20倍,功效宏大。
農試所表示,為降低外銷蘭花出口的檢疫風險,國內業者每年均投入大量人力在外銷蘭園害蟲的監測,並需定期監測黃色黏蟲紙上的害蟲密度,每年約需30000張以上的檢測,數量龐大,同時也需大筆經費投入。
該所為減輕蘭園工作量並提升監測效率,開發「移動式設施害蟲影像辨識系統」,建立外銷蘭園常見之小型害蟲(如薊馬類、粉蝨類、蚜蟲及雙翅目蕈蚋類等)之自動辨識演算法,每張影像辨識的準確率達88%以上,可提供給外銷蘭園效率化利用。
此外,該系統可擴大應用於收集重要外銷蘭科作物之存證監測資料,所累積的蟲相分析、地理資訊及微氣候等資料可建置於專屬查詢平台,也可提供機動性現場診斷服務;應用大量黏蟲紙進行更高密度的害蟲空間分布及時間變化之監測,有效提升農業e化程度;若設定自動警示提醒功能,將結果回傳用戶端,業者可在遠端進行有效之蟲害管理等。
除上述技術外,相關智慧農業4.0計畫之研究團隊亦積極開發AI影像辨識技術在不同作物生產體系之應用,包含水稻及設施作物害蟲影像辨識技術、結合無人機(UAV)及高光譜影像技術於評估水稻健康程度、作物栽培面積之遙測影像辨識、利用衛星影像進行水稻產量估測等。
農試所說,透過科技化的前瞻技術,支援作物生產管理決策,將大幅提升農產品之產量與品質,並節省成本及時間,促進產業升級。
圖說:農試所研發之移動式設施害蟲自動辨識移動工作平台。(農試所/提供)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4.06.20
役男躁鬱症發作強制送醫2018.10.21
里長選舉競爭激烈陳蔡玉最邀大咖相挺2015.05.20
里長建議打1999要收費2009.04.11
感受澳門假期國際旅展大放送2012.03.17
梧棲浩天宮媽祖進香人數達萬2012.09.11
承包商將廢棄土堆置頭汴溪河立委:清除2009.09.18
台灣九二一大地震的集體記憶新書出版2011.09.03
台中忠烈祠舉行秋祭國殤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