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高美濕地生態豐富值得一遊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8.08.25
高美濕地為台中市著名觀光景點,除了濕地內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外,周圍還有高美燈塔、風力發電設施、景觀橋、遊客服務中心及解說木棧道等景觀設施。
台中市政府表示,遊客服務中心七月二十一日試營運,初期開放高美四景環形劇場、濕地生態保育館、濕地生態互動館等,搭配周邊規劃的iBike、公車、自行車道等綠色運具,引導遊客前往遊客中心,市民可前往一窺濕地生態保育的奧妙。
建設局長黃玉霖指出,位於公68高美濕地遊客服務中心為斜坡型設計,民眾可沿著斜坡抵達頂端景觀平台,欣賞夕陽、風車及景觀橋,周圍基地規劃還有人工生態復育濕地、自然水澤區及森林步道休息區,人工濕地內,因為生態環境沒有人為干擾,常見的底棲生物就有十多種,包括網紋招潮蟹、清白招潮蟹、台灣厚蟹、擬相手蟹、萬歲大眼蟹、鋸緣青蟳、漢氏螳臂蟹、雙扇股窗蟹、跳彈塗魚、大彈塗魚等。
清晨時分,還可以看到小白鷺鷥、紅冠水雞等水鳥在人工濕地內覓食。
晚間則可以看到螢火蟲飛舞。高美濕地的螢火蟲高峰期,一般約在四至六月,白天習慣躲藏在雜草及防風林內,晚上休館之後,約晚間九時之後會陸續飛出來,一直到晚上十二時都能看到螢火蟲的蹤跡。
黃玉霖表示,濕地保育最重要的精神即是人與濕地的永續共存,包括透過生態解說員帶領民眾參觀館內濕地生態互動,抑或走訪園區人工濕地近距離觀察底棲生物,以及周邊海濱動植物及自然生態,市府期盼讓更多人了解高美濕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進而參與各項生態保育工作。
黃玉霖指出,後續市府也規劃投入高美濕地生態棲地復育場域,如台灣典型的鹽生草澤植物雲林芫草或綬草、大安水蓑衣等,提供周邊學校進行環境教育;同時,在生態保育得以維持的前提下,讓當地社區運用濕地內的生態資源,推廣生態旅遊,創造當地經濟價值。
圖說:清水高美濕地景觀。(市府/提供)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0.12.01
中縣偷神明金牌與紅包買毒遭逮捕2017.06.15
呼應中央長照2.0 市府推在地健康老化2013.12.02
中央公布中市治安不佳引發胡志強微詞2017.10.25
提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涵蓋率2015.06.04
太平鵬儀路下水道竣工改善易淹水2018.09.05
中市行銷龍眼試辦納入學生午餐水果2010.11.02
貧病佃農一家有待各界伸援手2014.08.28
中市各界及議員建議國慶煙火照常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