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吃壞肚子頻腹瀉男子急性腎衰竭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8.08.17
一名五十五歲黃姓男患者有慢性腎臟病和高血壓的病史,平時都有固定服藥控制,到泰國旅遊期間疑似水土不服,出現一直拉肚子的狀況,返台後開始覺得身體比以前虛弱、容易頭暈,一開始並未特別注意,後來還變得容易氣喘吁吁、食慾不振,身旁朋友也常常說他看起來相當疲憊。
經親友勸說後到童綜合醫院看診並做檢查,赫然發現腎功能指數竟只剩下9(同年齡男子正常腎絲球濾過率為為平均85到115 ml/min/1.73 m2),確診罹患急性腎功能衰竭和酸血症,經由緊急治療並補充大量水分後,才讓腎功能恢復至原本的狀態。
童綜合醫院腎臟科醫師簡孝文表示,患者本身腎功能已有病變,腎功能指數只有50到60 ml/min/1.73 m2,沒想到在泰國時疑似誤食不新鮮食物,引發腸胃炎多次腹瀉造成脫水,身體因缺乏水份造成腎臟功能大幅下降,同時患者持續服用降血壓藥物,腎臟卻無法代謝藥物,導致藥物囤積體內累積發揮藥效,血壓降得太低才會感到頭暈,並因腎臟無法代謝廢物引發酸血症,讓患者停藥後補充水分,腎功能才漸漸恢復代謝功能。
有些慢性腎臟病患者為省時間,習慣到診間報到後直接要求醫師開長期處方簽,不想經過醫師問診就急著要離開,這種行為非常不妥。
簡孝文說,部分降血壓和血糖的藥物需經腎臟代謝,若腎臟功能開始衰退或出現病變,卻沒有定期向醫師報到做檢查,照舊服用降血壓或血糖的藥物,身體就容易出現狀況。
簡孝文指出,腎臟功能下降就像車鑰匙,藥物就像油門,如果鑰匙沒有啟動車子,光踩油門(吃藥)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負擔,但萬一鑰匙啟動車子(腎功能下降),再加上油門,身體健康就開始向下衝刺,因此慢性腎臟病患者一定要定期看診和做健康檢查,不要為了一時方便讓身體健康陷入危機。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0.11.24
 后里義工資源回收為情人譜美夢2012.10.13
 台中亞太首辦耳鳴論壇暨治療師訓練2010.10.07
 女子暗夜縱火遭逮捕2016.01.01
 避免誤導白天將遮蔽捷運施工引導牌2010.11.25
 愛心助學子中部生免費除刺青2015.11.24
 中市民進黨六席盼全上2017.09.25
 陶你花心-花陶創意生活展2013.10.19
 全國運動會登場胡志強為中市代表隊授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