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縣青農結合在地物產推出鮮蝦炊粉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18.08.17
雲林青農農李富正與友人返鄉創業,堅持使用生態混養返鄉創業,無毒無農藥方式養殖鮮甜白蝦等漁產,通過雲林縣政府地方型SBIR計畫補助,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產學與智財育成營運中心的輔導,成功將市場上接受度低且價格差的小型蝦真空乾燥並與雲林在地物產結合,創新開發市面上獨一無二的雲林物產精華食材組合包—鮮蝦炊粉。
青農李富正表示,公司除積極推廣自然無毒的生態養殖法外,結合餐廳、生態體驗、行銷活動等方式,期望讓消費者吃到最安心健康的產品,同時並帶動雲林偏鄉一級產業的經濟效益。
在白蝦採集過程中常會同時捕獲大小型的白蝦,而未完全成長的中小型蝦在市場銷售效益差,此外,雲林蔬菜類常隨著大宗蔬菜盛產上市,菜農時常得不到與付出相符的收入,也因此激發起李富正負責人研究如何使用加工技術延長食材的保存期限。
雲科大學產學與智財育成營運中心的輔導,藉由政府補助及媒合與雲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老師廖志忠、嘉義大學食品科學系老師呂英震合作,將好蝦冏男社賣相差的小型NG蝦真空冷凍乾燥,並以雲林物產縮影概念加入如:東勢紅蘿蔔、口湖在地米粉、紅蔥頭、海帶等,共同組成「鮮蝦炊粉」,具備常溫保存特性,且乾燥蝦快煮後與鮮蝦口感相同。
消費者可以很方便的在家庭烹飪、當成登山旅遊郊外野餐的營養食材,讓NG蝦不再是蝦農的頭痛來源,而是居家必備的食品,未來也將與西螺御鼎興醬油合作開發「醬燒版」鮮蝦炊粉。
副校長蘇純繒表示,此次產品對台灣各白蝦養殖戶而言具有指標意義,從好蝦冏男社發起進而串連起雲林縣的各種在地特產,這一別具風味的鮮蝦炊粉,不僅成功打破農漁產既有的銷售方式與保存期限,並創意開拓出雲林縣在地產業的新面貌,未來期望能激發更多農漁產業的升級,開創出更多的新商機。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05.20
防制詐騙民眾應提高警覺2020.11.22
2020雲林咖啡半程馬拉松 熱情開跑2022.09.21
勞動部勞保局雲林辦事處遷移新址 舉辦揭幕茶會2024.06.23
民進黨雲林縣黨部第廿屆執行委員暨評議委員改選已於雲林縣黨部投票產生2019.10.23
我愛雲林我顧『嘉』「嘉郡顧老少 青年安心拚」政策發布2014.11.04
溪仔崙海堤滲漏張嘉郡爭取五河局改善2011.03.18
「雲科1號」太陽能電動遊園車2016.12.05
雲林邁入長照2.0 牛挑灣巷弄站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