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中央少子化新政北市力求無縫銜接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台北報導
2018.08.04
臺北市政府表示,行政院少子化新政8月1日正式上路,為讓中央托育新制度與臺北市托育政策無縫接軌,且讓家長原領有補助額度不縮水,市府社會局今天在士林區公所舉辦首波中央新制保母說明會,社會局承諾,因應中央準公共化托育政策上路,將與臺北市政府自105年推動的友善托育合作的機制規範相同,力求讓新政無縫接軌。
且臺北市對於家長托育補助加碼提高至1萬元,讓家長更願意將家中小孩送托,保障保母穩定的收托來源,並讓保母業更能永續發展,創造雙贏局面。現場有161位登記保母到場,超過3成保母已現場簽訂中央新契約,順利無縫接軌中央托育新政。
行政院少子化新政8月1日正式上路,此次中央推出「準公共化托育服務」,欲進入準公共化機制的居家保母,必須向地方政府提出簽約申請,經審查收托費用上限等條件後,就可進入準公共化服務。
臺北市政府過去推動友善合作機制,目的就是希望平穩托育市場價格,且保母與政府合作後,更可以讓家長安心送托。此次,中央推出準公共化新制,立意也與過去臺北市友善合作方向一致,因此,中央新契約中與過去市府友善合作的規範相同,讓保母可延續過去合作之規範,並順利銜接中央政策。
因考量臺北市托育費用較其他縣市高,為分擔家長托育負擔,配合中央托育補助加碼,臺北市也提高托育補助額度,從舊制居家保母費用補助額度8500元,加碼補助至1萬元,實質減輕了家長托育負擔,也讓家長更願意將家中小寶貝送托,讓保母有穩定的收托來源,更可使托育業者在少子化的浪潮下,永續發展創造雙贏。
因此,準公共化加入條件與合作保母申請要件一致,邀請現行合作保母及有意願加入準公共化服務對象的保母,可於說明會現場直接簽署契約,簡化行政往來程序,並讓中央制度與臺北市政府友善合作機制無縫接軌。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05.29
想吃到安心辨認黃色心型標章2013.10.25
威力纖疑含禁藥案女總座交保2013.01.20
好天氣維持周一周二開始下探14度2013.12.26
北市學童喝免費鮮乳議員批買票2012.10.08
奢侈稅退場財長提3條件2013.05.09
直轄市改制人事費增99億元2008.12.03
江丙坤續任董事長綠營立委:應辭副主席2010.12.21
北市新增3輛動物救援車提昇動物救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