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縣養豬業拔針宣告走出口蹄疫陰霾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18.06.29
雲林縣長李進勇今天攜手雲縣動植物防疫所所長廖培志、農業處副處長陳炳坊、中華民國養豬協會首席副理事長康富戶、雲縣養豬協會理事長王森彥、雲縣獸醫師公會理事長何榮心及重要養豬業者,正式宣佈雲林縣養豬業將自7月1日起拔針,走出口蹄疫陰霾,重返國際市場。
縣長李進勇表示,民國86年臺灣爆發豬隻口蹄疫,重創國內養豬及其週邊相關產業,造成畜牧產業將近1700億元損失,撲殺的豬高達380多萬頭,縣府和養豬業者經過21年的長期努力、共同合作下,重振雲林畜牧業,雲林安全豬肉也成為國宴首選,消費者也給予高度肯定。李進勇和阿益師共同烹調「麻香梅花豬」,邀請全國民眾一起品嘗「甜在嘴裡、溫暖在心裡」的雲林安全豬肉。
李進勇指出,縣府相關單位經過一再檢視、確認台灣無口蹄疫病毒後,將於今年7月1日起「拔針」(即不再施打疫苗),若一年內無新病例,即可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提出申請成為非疫區,臺灣最快可在109年5月從口蹄疫疫區除名,雲林安全豬肉將重整旗鼓,再次登上國際舞台。
截至今年1月到5月止,國內口蹄疫疫苗注射率達92.1%,牧場中和抗體監測覆蓋率達80%以上,均高於國際標準。且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針對肉品市場、屠宰場進行環境監測、哨兵豬試驗,以及偶蹄動物同居試驗,皆未檢出口蹄疫病毒。
政府為因應拔針政策,於7月1日停止施打疫苗後,自7月9日起,上市或屠宰豬隻需檢附家畜健康聲明書及口蹄疫疫苗購買證明票,並自10月1日起停止收取口蹄疫疫苗購買證明票。
廖培志表示,防疫工作應全民一同參與,除畜牧場應落實各項生物安全措施,定期為豬場消毒,並遵守拔針規定,不偷打疫苗,配合上市豬隻檢附家畜健康聲明書等政策,一般民眾亦須配合不攜帶、不以郵包或快遞等方式輸入肉類製品,共同防範口蹄疫疫情發生,以維護得來不易的防疫成果。
雲縣府表示雖然自7月1日開始不再施打口蹄疫疫苗,但是縣府仍將持續以科學及流行病學原則進行縣內各項口蹄疫監測工作、輔導農民落實生物安全防疫,並且協助畜牧場、肉品市場、屠宰場及化製場消毒防疫工作以及針對獸醫師與農民進行教育訓練等措施,以達成撲滅口蹄疫目標,並提昇產業競爭力。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5.09.22
雲林辦理村落文化美學成果發表會2024.08.31
「守護未來,從校園開始」 雲警少年警察隊開學首日全力護航2023.04.15
2023雲林客家桐花祭「雲林古坑-桐聚荷苞,賞花趣!」開幕2024.03.24
雲林寄養家庭授證典禮暨招募邀請龍來做好代誌 讓幸福龍總來2025.01.04
台電雲林區處盛大舉辦地瓜節活動 採收水林地瓜 與農民香甜迎春2021.03.26
臺灣大學雲林分部頤賢綜合球場捐贈暨啟用典禮2012.01.13
吳敦義到雲林由許舒博張嘉郡陪同拜票2008.08.07
縣府積極向中央爭取台灣咖啡節舉辦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