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孔達文西手臂根除攝護腺癌成效佳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8.06.14
高醫泌尿部主任李經家表示,攝護腺癌是泌尿科最常見的癌症,隨著老年化的社會以及西式化的飲食,讓這個疾病在台灣的發生率也越來越高。
攝護腺癌早期並無明顯症狀,需要藉由肛門指診或抽血測量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才有機會早期發現此疾病並且予以治療。
李經家指出,攝護腺癌若是早期發現尚未轉移出去,可採取包括手術、放射線治療、海福刀、冷凍治療以及追蹤觀察等方式予以治療,其中手術切除是目前全世界主流的治療方式,可以直接去除病灶,最有機會完全治癒癌症。
然而攝護腺體積雖然不大但是它的解剖位置卻讓手術的過程充滿挑戰,因為它上有恥骨遮蔽、下面緊貼住直腸、後面有膀胱、前面有括約肌、雙側還有陰莖的血管和神經。
因此,該項手術過去不僅流血量多且容易產生併發症之外,手術後病人常會需要面對永久的陽痿以及長期尿失禁的情形。
李經家說,1990年代,腹腔鏡被開始用來施行這項困難的手術,和傳統手術比較,它可以讓傷口以及失血量大幅減少,但是以腹腔鏡施行攝護腺根除手術不僅學習過程困難,膀胱和尿道重新縫合的過程,仍然需要耗費許多時間,除了縫合精準度也不佳之外,想要保留神經血管也較為困難。
第二波的手術突破,則是近年來發展成功的手術用機器手臂(達文西),它提供手術者除了如人體手指般的靈活手臂之外,更提供立體高畫質的手術視野,讓腹腔鏡攝護腺根除手術變得方便又精準,讓切割和縫合更準確,因此也可以減少病人手術前後的併發症,也降低未來尿失禁或陽痿的機率。
李經家表示,高醫泌尿部多年來以單孔腹腔鏡完成各種複雜之泌尿系統手術,近年來更改良了傳統的達文西攝護腺根除手術,現在只需要一個沿著肚臍弧度下方的切口,再加上一個位於右下腹一公分的引流管傷口,就能取代一般達文西需要五至六個傷口的方式。
該方式不僅癌症治療效果好之外,傷口更加美觀,病人疼痛感更少,而且手術過程採取經由腹膜外的前腹腔路徑,完全不會碰觸腸子,所以手術後不用等待排氣,隔日便能正常進食,未來也不會有腸沾黏的情況發生,手術前後的其他併發症也較少,許多病患都在手術後反應「沒想到手術傷口這麼小,疼痛這麼少,早知道手術這麼輕鬆就完成了,之前也不需要緊張這麼久」。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9.07.25
高雄世運認證103國5983人 創世運史上之最2021.06.24
中鋼公司開發成功高機能鋼材外部減碳效益顯著對環保減碳貢獻卓著2011.01.05
高雄國中小學享壽山動物園入園優惠2013.06.07
財政部關務業務考核評審蒞臨高雄關2018.02.07
高雄關辦進口水產品業者守法宣導2015.03.01
春遊高雄10玩法便利商店免費索取2018.11.27
高雄首創輔導清真認證27項優質水產品進軍清真市場2023.10.17
台船承造教育部實習船「御風」命名暨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