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15:05

北屯東山段社宅採四方式照護既有樹木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8.06.07
台中市政府持續推動各區社會住宅,其中北屯區東山段預計興建三百三十戶,目前規劃設計中,多位議員關心基地內原有的樹木保留。 都發局長王俊傑表示,市府以保護樹木為原則規劃,希望在工程開發與樹木保留之間達成最大平衡,為與環境融合,將以原地保留、新植、另地養護再移回基地、另地移植等四種方式妥善照顧樹木,未來竣工後基地內植栽總數將達101棵,比現有數量更多、種類更多元。 台中市議會進行都發建設水利業務質詢,市議員謝明源、翁美春、邱素貞、陳淑華、江肇國、張瀞分、李麗華、張滄沂、蔡雅玲、張玉嬿、張廖乃綸等人均關心社會住宅相關議題;謝明源議員指出,北屯區東山段社宅基地面積一千六百二十八坪,規劃興建三百三十戶,相較於其他區域社會住宅的興建戶數密度高,會不會影響居住品質?屆時還有空間能將原有的樹木保留? 王俊傑表示,北屯區東山段基地一直以來就是住三用地,是屬於高強度的住宅區,當初選定東山段作為社會住宅用地,就是因為該地點交通非常便利,而東山段社宅採用標準的興建方式,其中一房型(八坪)佔60%,等同於一般民間建築三、四房型興建約一百五十戶,因此住戶密度並不會太高。 至於樹木原地保留的問題,王局長也說,市府一開始就是以保護樹木為原則規劃,希望在工程開發與樹木保留之間做最大平衡,但是因為東山段社宅基地的樹木,大多以荔枝樹為主,目前也受到荔枝椿象的危害,因此市府將會做適當疏植,未來社宅興建完成後,樹種絕對會比現在更多,數量也更大。 住宅處指出,東山段基地內現有樹木共七十九棵,基地外(含北屯路及北平路四段人行道)八棵,共八十七棵;為因應原地植栽保留,設計團隊提出設計策略,區分為原地保留、移出另地養護再移回基地、另地永久移植、新植等4種方式。 原地保留樹木十八棵,移出另地養護再移回基地十四棵,新植六十九棵,總數量達一百零一棵;另地永久移植五十五棵,將移至大里區光正段二、三期社宅預定地。 住宅處已研擬出相關移植計畫、施工規範,將進行修剪、斷根、移植、養護等配套措施與經費編列,盡全力妥善照護。 此外,市議員翁美春指出,依據市府規劃,共好社宅的門禁卡將結合四大電子票證,包括悠遊卡、一卡通、I Cash及Happy Cash等,從大門電梯到自己的住宅單元都有四大電子票證可以通行。未來有可能結合花博卡使用? 王俊傑說,共好社宅的門禁卡不是市府特別發一張卡片給居民,而是居民提手邊方便的卡片來設定門禁管制;所以未來居民若拿到花博卡,也可以更改設定花博卡為門禁卡,整合多項功能於一卡內使用。 市議員張瀞分、李麗華、張滄沂則關心目前訂定的社會住宅的租金是否高於市價?對此,王俊傑指出,台中市規劃的社會住宅分為依房型(八坪)、二房型(十六坪)及三房型(二十二坪),會請估價師核實估價周遭租金行情,第一年租金以市價五折出租,第二年租金以六折出租,第三年則以七折出租,三種房型出租價格約在五千元至一萬初之間,相較市價租金價格低。 另外,市議員邱素貞關心東區練武段社會住宅興建進度,希望一樓提供關懷據點等使用,增加公共空間。王俊傑說,市府目前正進行詳細設計,預計在今年八、九月設計定案後,可進行上網招標。 而社宅一樓空間本來就是規劃以公共空間為主,詳細內容將再與市府社會局及地方討論。未來搭配基地周遭的五棵老榕樹,將朝環境教育場域方向做規劃。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