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淨手術切除乃治癒胰臟癌唯一方法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18.06.06
雲林分院外科部醫師吳健暉表示,胰臟癌成為一個「困難疾病」主要是因為缺乏早期症狀及篩檢工具、確診不易、胰臟手術困難且併發症多、化療進展有限等因素,使得整體胰臟癌五年存活率低於5%,只有20%胰臟癌病人初診斷時是可以接受手術。
而,其中能手術的病人也只有5-25%能存活超過五年。儘管如此,乾淨手術切除仍是目前唯一有機會治癒胰臟癌的唯一方法。近來,雲林分院已完成多起「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全胰臟切除手術」等高難度胰臟炎手術。
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又稱惠普式手術,因包含胰臟、膽管、消化道三個切除及三個重建,因此容易有併發症產生,手術困難度高。
日前有一位62歲女性,因阻塞性黃疸發現胰臟腫瘤,接受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後證實為胰臟癌第二期。另一71歲女性,家庭成員有許多罹患胰臟癌,此次也因黃疸住院,接受胰十二指腸切除,患者術後證實為胰臟癌。
過去全胰臟切除是一個少見手術,隨著胰島素藥物發展和整體醫療進步,全胰臟切除數目都在上升。
有75歲女性,因胰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合併消化道瘻管,完成全胰臟切除。
另一70歲女性,因多發性胰臟腫瘤接受全胰臟切除,術後證實為胰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合併胰臟癌。
外科部一般外科主任賴鵬升表示,胰臟癌致死率高、多數發現時已經轉移,胰臟腫瘤診斷複雜、影像判讀和內視鏡超音波很重要。
副院長馬惠明表示,胰臟癌手術難度高,雲林分院之前胰臟癌手術量不多,每年3-5例,目前多科團隊已經到位,尤其外科醫師吳健暉在總院接受完整訓練後,自106年8月起到雲林分院服務,已完成10多例手術,如此服務量已達醫學中心水準。
這讓雲林分院在急重難症領域再添一筆,為中台灣鄉親健康守護再多盡一份心力。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6.03.29
水林番薯文化節周六登場2024.06.20
雲林縣少輔會召開委員會議 落實關懷保護高風險少年2025.03.08
婦女節不只是慶祝更是守護 斗南分局宣導少婦勿貪圖美色受騙上當2011.09.14
元長鹿寮大排長年為患 立委爭取設置抽水站2022.04.21
2022雲科設計學院大四畢業聯展-「午夜溫室」2022.01.01
劍湖山跨年晚會 摩天輪X浮空煙火秀 璀璨迎接新的一年2024.05.01
虎尾就業中心 馨薪相印銀向好薪2024.01.27
有告「讚」波麗士 追肇事逃逸案還受害人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