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花園城市再深化廚餘變青菜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18.06.02
斗六市公所舉辦「輕食料理嘉年華」活動,邀請慈心有機教育農場場長陳明泉擔任講師,掌廚的福智中學教師張德成,新鮮現做的輕食可品嚐,民眾多達300多人偕伴參加,活動期能人人加入種菜行列,用廚餘做堆肥,減少廚餘外運污染,讓花園變田園,深化花園城市。
市長謝淑亞表示,打造花園城市一直是她對斗六的願景,食農教育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透過食農教育的推廣,從一個人,一戶人家,一條巷弄開始,隨著越來越多的市民投入種菜的行列,綠美化的效果是可以被看見的,加上「廚餘變青菜」的實作,在種菜的同時還能有效將廚餘化作堆肥,我們常說清淨在源頭,廚餘不外運就是最好的體現,花園可以是田園,田園也可以是花園,美好的環境,就從我們身邊做起。
跨國企業的陳明泉,為了圓夢,義無反顧地投入有機農耕產業,他說,十多年前曾在美國南加州承租農場種植香蕉,卻在農藥透過直昇機揮灑而下時,發現這並不是他所追求的友善大地理念,之後接觸到慈心,才因緣際會回到台灣務農。
掌廚的張德成,有實作的課程,除了有香草植株提供體驗栽種外,還親手彩繪美植袋,更有多樣輕食料理─生菜沙拉、煎蘿蔔糕、素燥飯和薑油麵線等等,食材都是一早從田裡採摘,份量充足又新鮮,也大方分享食譜,要讓參與民眾在學習之餘也能大飽口福。
謝淑亞指出,公市借鏡新加坡花園城市,進而發展至今成為田園城市,以公共空間藝術營造活化為理念,計畫希望透過綠美化藝術概念教育推廣方式,重新形塑人與空間環境的互動關係。
這次更進一步將食農教育推展至無火無煙之輕食料理,期待參與的民眾,能夠將自身生活與公共藝術營造作連結,完成自身居家環境的藝術美化。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5.12.04
正心中學挑戰最長擊掌隊伍金氏世界紀錄2009.05.01
國稅局斗六分局綜合所得稅申報2014.07.11
救難能量倍增生命保障加倍2010.06.14
慈濟赴虎尾警分局 送素粽慰勞員警辛勞2022.11.08
臺灣歷史的最後一塊拼圖 雲林縣志啟動編纂2017.06.02
臺布醫療合作開訓2008.03.28
97年度「柚見花開 文旦飄香」社區巡禮2011.08.26
越配離婚不成鬧自殺!警及時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