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區首座水資源回收中心7月啟用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太平報導
2018.05.31
台中市積極推動汙水建設,屯區第一座水資源回收中心將於今年7月啟用,預計可接管2.8萬戶、服務人口數約10萬人,區域包括74號快速道路以東至勤益科技大學、部分太平都市計畫區內。市長林佳龍31日前往視察整體工程,他表示,台中市汙水處理能量已由103年約11萬噸,提升達26萬噸,新光水資中心結合水與綠意象,整合周邊營造開放式公園環境,創造多贏,更有望拿下台中市第三座水資中心金質獎。
林佳龍在太平區長陳小菲的陪同下聽取水利局長周廷彰簡報,包括市議員張玉嬿,以及市議員李麗華、賴義鍠服務處代表、多位里長及在地民眾都共同關心。
新光水資源回收中心與周邊整體規劃設計,開放空間保留老榕樹充分綠美化,還有生態池及環廠水道,環境優美,林佳龍也前往緊鄰的奉天三聖宮參拜。
林佳龍表示,台中縣市合併後,市府積極縮短城鄉差距,全力推動看不見的良心建設汙水處理,水資源回收中心已跳脫以往汙水處理廠「鄰避設施」的印象,是汙水下水道的心臟,肩負將都市生活汙水淨化為乾淨水的功能,淨化後的水源再使用,也讓水資源更有效利用。
林佳龍指出,新光水資源回收中心每日汙水處理量約2萬9000噸,預計可接管2萬8000戶、服務人口數約10萬人,在設計階段保留在地老樹,規劃生態池及環廠水道等,結合水與綠的意象,並與緊鄰的宮廟整合營造開放式場域,讓地方多了一座公園,創造多贏,更有望替台中市拿下第三座水資中心金質獎,感謝市府同仁努力。
林佳龍表示,他上任時,台中市汙水處理能量從103年時5座水資中心、約11萬噸,今年預計汙水處理能量可達26萬噸、成長為11座水資中心,建設過程中難免對在地民眾生活有影響,但建設一旦做好,減少環境髒亂、蚊蠅孳生等問題,生活品質提升,以留得下來的建設,真正打造宜居城市。
而治水是不分顏色的工程,台中市水環境建設有成,獲中央及各縣市肯定,前來觀摩交流,也獲中央核列補助經費。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04.28
 臺中市青年志工大會師 服務弱勢永不停2018.08.28
 包裝食米首選中部精饌好米2014.07.04
 車沒油拋錨路中警助推車至路旁避免肇事2013.08.20
 清水寶天宮媽祖廟舉辦年度普渡活動2022.03.04
 太平區一年一度的枇杷節活動開跑2015.12.09
 台中第一選區兩大黨斯殺其他候選人仍得努力2013.07.29
 檢討蘇力災情議員:要有全盤規劃2017.11.27
 中市續推中高齡人力再運用僱用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