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區首座水資源回收中心7月啟用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太平報導
2018.05.31
台中市積極推動汙水建設,屯區第一座水資源回收中心將於今年7月啟用,預計可接管2.8萬戶、服務人口數約10萬人,區域包括74號快速道路以東至勤益科技大學、部分太平都市計畫區內。市長林佳龍31日前往視察整體工程,他表示,台中市汙水處理能量已由103年約11萬噸,提升達26萬噸,新光水資中心結合水與綠意象,整合周邊營造開放式公園環境,創造多贏,更有望拿下台中市第三座水資中心金質獎。
林佳龍在太平區長陳小菲的陪同下聽取水利局長周廷彰簡報,包括市議員張玉嬿,以及市議員李麗華、賴義鍠服務處代表、多位里長及在地民眾都共同關心。
新光水資源回收中心與周邊整體規劃設計,開放空間保留老榕樹充分綠美化,還有生態池及環廠水道,環境優美,林佳龍也前往緊鄰的奉天三聖宮參拜。
林佳龍表示,台中縣市合併後,市府積極縮短城鄉差距,全力推動看不見的良心建設汙水處理,水資源回收中心已跳脫以往汙水處理廠「鄰避設施」的印象,是汙水下水道的心臟,肩負將都市生活汙水淨化為乾淨水的功能,淨化後的水源再使用,也讓水資源更有效利用。
林佳龍指出,新光水資源回收中心每日汙水處理量約2萬9000噸,預計可接管2萬8000戶、服務人口數約10萬人,在設計階段保留在地老樹,規劃生態池及環廠水道等,結合水與綠的意象,並與緊鄰的宮廟整合營造開放式場域,讓地方多了一座公園,創造多贏,更有望替台中市拿下第三座水資中心金質獎,感謝市府同仁努力。
林佳龍表示,他上任時,台中市汙水處理能量從103年時5座水資中心、約11萬噸,今年預計汙水處理能量可達26萬噸、成長為11座水資中心,建設過程中難免對在地民眾生活有影響,但建設一旦做好,減少環境髒亂、蚊蠅孳生等問題,生活品質提升,以留得下來的建設,真正打造宜居城市。
而治水是不分顏色的工程,台中市水環境建設有成,獲中央及各縣市肯定,前來觀摩交流,也獲中央核列補助經費。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05.16
台中國道四號旁沿線山區土石崩落情形嚴重2016.08.12
芳鄰變偷拍狼男子遭菜鳥女警逮獲2015.09.05
市府登革熱防治小組成立除蚊總動員2012.07.17
何欣純:速完成新仁路下水道工程解決水患2017.11.17
揪團接種加值送中市打流感疫苗便利又好康2009.10.28
明道中學佟玟蓁 體壇花式溜冰明日之星2015.04.08
台中巿希望家園委外營運招商2017.01.23
寒假國際英語生活營 弱勢學童免費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