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創意工法修復力行產業道路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志忠/南投報導
2018.05.19
南投縣政府近年施作的3件工程都已完工,包含0K~53K沿線路面修復、5處地滑區預鑄混凝土版鋪設,媽祖廟前大崩山路面地基改善,縣長林明溱今天利用周末空檔前往勘查。
其中,地滑區首創用1565塊水泥混凝土版舖設,總長約1.5公里,徹底改善路面泥濘問題,被公路總局讚許很有創意,縣府也要向工程會爭取工程創新獎。
力行產業道路是力行、翠華、發祥3個村落的主要聯外道路,林明溱說,從力行到翠巒路段,路真的很難走,縣府自籌3000萬修復0K~53K沿線路面,也向中央申請2300萬元經費修復5大地滑區,舖設水泥混凝版改善路面泥濘,讓居民不再擔心農產運輸問題。
12k+300等5處地滑區,歷經多次豪大雨沖刷,造成邊坡滑落,路面每遇大雨泥濘不堪,影響行車安全,縣府工務處說,採用舖設水泥版工法,每塊面積1公尺乘4公尺,用水泥版的好處是,如果一小段路基沖壞了,抬起水泥版,修好路基,再放上水泥版,不用再整段路重修舖平,水泥版也可重複使用,省錢又有效率。
另外,大崩山(14k+500)處的路基,也是採用創意工法,用15個貨櫃穩固路基,上方舖設預鑄水泥版,下方埋設水泥涵管疏通水路,工程經費548萬,已於年初完工。
力行村村長廖英機說,歷任縣長沒有像林明溱如此關心力行道路,當地居民的感受最深,原本破碎的路,明顯變好走,農產運輸也更安全。
翠華村長高政光說,大崩山處原本可能下個西北雨,路就斷了,車子要繞回翠峰走台8線,要多3個小時的路才能回到家,現在破碎路段都修復好了,節省2、30分鐘的路程,進出也不用太擔心,村民真的很有感。
仁愛鄉長江子信、原民局長張子孝也一同會勘關心。當地長老陳政世說,力行的重要路段都已舖設水泥路面,回想這條路的歷史,當初是老縣長林洋港所開闢,克服了法規與施工的種種困難,為了懷念他,路邊的一處瀑布還取名「洋港瀑布」。
如今,縣長林明溱傳承了這種關懷原住民的精神,繼續修復產業道路,實在令人感佩,原住民也會銘記在心。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7.01.26
集集鄉土燈會精彩亮相2014.09.30
集集公所辦鎮長盃游泳比賽2012.01.05
黑長尾帝雉類似1000元2010.02.10
監委下鄉巡察受理民眾陳情2012.07.31
集集鎮舉辦耆老口述歷史座談會2010.04.19
縣府與紅十字會合作興建永久屋2013.10.24
年邁老翁跳河自殺警趕往阻悲劇2009.02.07
紫南宮吃丁酒得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