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10:13

中市文化城中城歷史現場告示牌揭牌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8.05.01
為鼓勵民眾了解台中歷史,台中市政府精選7處故事景點設置「文化城中城歷史現場告示牌」,包括「台中一中與金樹榮」、「一陽農園與楊逵」、「文英館與陳千武」、「連宗大樓與林連宗」、「萬春宮與藍廷珍」、「台中戲院與謝雪紅」、「趙明河事件」,透過文字說明及設置告示牌再現台中舊城區故事,市長林佳龍表示,期盼藉此連結台中的過去與未來,讓各界更深入了解台中。 文化局於一日在台中一中北側門舉行揭牌儀式,由新民高中師生戲劇演出「台中一中金樹榮校長」肉身擋軍隊,保護師生故事揭開序幕,並由市長林佳龍、文化局長王志誠、立委黃國書、市議員張雅旻、台中一中校長陳木柱等人共同揭牌。 台中一中二二八事件時期校長金樹榮的孫子金石開、金石生、金石堅,作家楊逵的次子楊建與孫子楊曜聰,「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文英館陳千武夫人許玉蘭、連宗大樓總幹事劉修成、萬春宮主委常立文、駐台北韓國代表部代表楊昌洙等人皆到場見證。 林佳龍表示,市府推動「台中文化城中城歷史空間再造計畫」,除了綠川、柳川、台中大車站計畫等硬體建設,最重要的是文化資產,市府第一階段選擇七處歷史現場,經專家的參與及考證,設置歷史現場告示牌,還原歷史現場故事,設置歷史現場告示牌只是一個起點,期盼不論是台灣人或國外旅客,都能透過告示牌看到台中歷史過去與未來,更深入了解台中。 文化局長王志誠指出,「文化城中城歷史現場告示牌」計畫,透過地方人士與文史專家協助,記錄舊城區歷史故事,選定七處地點設置,涉及歷史人物,都與台中近代史有關,自台中一中沿雙十路、成功路、平等街、民族路、自由路至台灣大道,未來也將以舊城區為計畫核心結合台中州廳、刑務所與綠空計畫,推動城區發展,打造文化觀光新亮點。 文化局指出,台中一中於一九一五年創立,是第一所由台灣人設立的公立中學校,一九四五年十二月教育家金樹榮就任戰後首任校長,二二八事件時,金校長於一日在雙十路北側門阻擋軍方卡車,維護校內師生免於軍隊逮捕,相知相惜,傳為佳話。 「一陽農園與楊逵」設於台中一中南側,一陽農園為普羅作家楊逵於一九三七年所創建,起初命名為「首陽農園」,後來農園多次搬遷,最後設於台中一中南側。楊逵夫婦於農園耕種,並與年輕人談論文學與時事,二戰後將農園更名「一陽農園」。 位於雙十路、台中一中對面的文英館,是全國第一座文化中心,一九七六年設置,設立推手為作家陳千武。 陳千武於台中市政府服務期間,倡議設置文英館,並擔任首位館長,之後,文英館也成為各縣市設立文化中心的範本。 連宗大樓則位於台中公園附近,為地上十一層、地下二層的建物。林連宗在台中開設法律事務所,並被推舉為台中州律師公會會長。 二戰後,擔任台灣省議會參議員及制憲國大代表,二二八事件時,林連宗北上參加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遭憲警帶走失蹤,推測已罹難,一九七七年,林連宗女兒林信貞興建連宗大樓紀念父親。 成功路萬春宮也記錄台中的開墾史,一七二一年清朝派藍廷珍來台平定朱一貴事件,之後藍廷珍任台灣鎮總兵,他派員開墾貓霧捒一帶並設置「藍張興莊」,恭奉媽祖神像並創建「藍興宮」,後經多次修復,一七二五年改稱「萬春宮」。 台中戲院舊址位於台灣大道一段,一九0二年創建,為舊市區最早戲院,二二八事件時,台中戲院成為市民集會場所,於此地召開「市民大會」,推舉謝雪紅為大會主席。 發生於一日在中區民權路與自由路口的趙明河事件,則述說朝鮮一九一0年被日本併入版圖,朝鮮青年趙明河萌生反抗意識,離開故鄉到台中,並決定暗殺當時的台灣總督,一九二八年他刺殺日本親王,之後被處以絞刑。 圖說:市長林佳龍等人共同揭牌。(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攝)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