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子底立體停車場BOT簽約111年完工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8.04.26
「凹子底立體停車場BOT案」正式簽約。高雄市代理市長許立明表示,都會公司投入23億元、預計在111年可為鼓山凹子底地區帶來一個有600格小型車停車位、1100格機車停車位及40格自行車位的智慧化立體公共停車場,對當地繁榮及停車問題有相當的助益。
市府交通局推動的「高雄市凹子底地區停35用地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案」26日正式簽約,由代理市長許立明與都會公司董事長宋宸鏞共同主持簽約儀式,市府局處首長及民意代表、當地民眾上百人到場觀禮,見證停車場以BOT方式與民間廠商簽約,為市政帶來嶄新的風貌。
許立明在簽約儀式時指出,凹子底森林公園已經成為市民休閒的好所在,前往凹子底的交通方式除了捷運、公車以外,民眾如開車或騎車前往,大多會選擇前往凹子底公有停車場停車,然而逢假日或用餐時間,常常會有一位難求情形,影響出遊的好心情。
為了提供更好、更充裕的停車空間,市府採取引進民間資金投資興建,在不增加政府財政負擔下,提高公共停車空間,並透過民間創意經營,達到永續經營目的。
許立明說,該座BOT方式興建的停車場除可供停放汽機車、腳踏車外,也結合了機關辦公場所、文創書局、商場、影城、美食街等生活空間,可增加高雄市就業機會,將達到市民、政府、廠商三贏局面。
交通局長陳勁甫指出,為了瞭解當地民眾對該案的期待,交通局從105年開始陸續辦理多場說明會,並將民意融入招商條件後,依據促參法令各個階段逐一辦理,歷經將近2年的時間才終於選出都會生活開發公司作為最優申請人。
陳勁甫說,都會公司以BOT方式興建地下3樓(停車場)、地上9樓(地上二棟建築、5樓及9樓,中間以空橋連結),興建期4年、營運期46年,市府取得土地租金5.3億元、權利金5億元,中央與地方稅收37億元。
該停車場位於南屏路、神農路交叉口,目前作為凹子底公有平面停車場,面積8375平方公尺,交通局在議約時與都會公司達成協議,該公司在點交土地後至開工前,仍應依原收費項目、費率及營業時間等維持目前凹子底公有平面停車場開放供大眾使用;開工後會將周邊輔導新設的民營替代停車場資訊公告周知,以保障大眾停車的權益。
交通局表示,未來將循該案成功經驗,針對高雄市停車需求較高區域,持續評估、規劃,推動停車場BOT案,將平面公有停車場立體化,滿足高雄市民停車需求。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08.01
高雄北區暨南科高雄園區聯合徵才2010.06.10
中華電信MOD觀賞世足賽2008.07.09
高雄港風貌攝影比賽 得獎名單揭曉2018.06.04
水公司推廣行動支付繳費更輕鬆2016.05.14
丁噹代言國際旅展活動與民眾同歡2014.12.14
南臺灣資訊創新推手-高雄軟體園區2015.07.08
鳳鼻頭漁港至小琉球大福漁港航線開賣2019.01.09
變臉可望成真! 高醫首獲衛福部核可人體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