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省工馬鈴薯收穫機提升產業發展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8.03.2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中區分署輔導保證責任雲林縣精緻農業生產合作社社員李文寶自韓國引進「曳引式馬鈴薯收穫機」,並在莿桐鄉馬鈴薯田區辦理該收穫機採收示範觀摩會,介紹該收穫機之功能及示範採收,實際操作只要四個人,一小時即可完成一分地的採收,相當具省工效益。薯農若有需求但國內還沒有產製的省工農機,可透過計畫輔導申請以助產業發展。
中區分署說,該曳引式馬鈴薯收穫機為李文寶自韓國引進,採收作業操作時僅需四名人員,由機械將馬鈴薯掘出後自動拔除枝葉,收取馬鈴薯上輸送帶,經四名人員去雜後直接落入噸袋(零點五公噸袋),一分地一個小時可收穫完成,較小顆的馬鈴薯不會被採收進來,也提升了採收的品質。
相較於原來用人工採收流程從切葉、挖掘、撿拾、裝袋,一分地一小時完成需三十人,引進機械設備後採收流程大大地節省了二十六個人力,以一日工作八小時計算,可完成八分地的採收作業,以時薪一百四十元計,一天就可節省了二萬九千一百二十元工資。
農糧署中區分署王分署長安石表示,曳引式馬鈴薯收穫機為「輔導引進省工農糧機械設備示範推廣計畫」補助,透過該計畫輔導農民引進目前國內無產製之國外商品化農機,紓緩農業缺工問題,可減少勞力成本支出及農工管理問題,更有助於經營者擴大生產規模。
該分署說,經示範引進適合國內耕作方式之農機,後續推廣得納入年度計畫補助辦理,鼓勵農友有尋得國外符合省工需求且國內無產製之農糧機械設備,可向分署提出輔導申請,大家一起來協助產業的發展。
圖說:農民實際觀摩。(農糧署/提供)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4.02.17
胡志強:政風處調查台灣塔是否有弊端2017.04.11
興大啟動產學研鏈結 核定經費全國第一2013.03.26
預防中風算命班教鄉親如何避免中風2017.11.09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療癒花園展2008.08.23
石岡自行車陸橋通車啟用2013.05.13
中市議員提案譴責馬英九2011.06.17
中市為維護旅宿公安擬日租套房查察小組2008.09.22
參賽稻穀封箱籤封破損農會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