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6
Saturday
16:29

諾羅病毒傳染力強衛生局:勤洗手勿生食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8.03.13
每年春季與冬季為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季節,以諾羅病毒感染為主,台中市衛生局表示,民眾應於「如廁後」、「進食前」以肥皂勤洗手,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落實生病不上班、不上課。 另外,旅宿及餐飲業者也必須加強員工健康及環境衛生管理,避免病毒傳播風險。 衛生局指出,依據疾管署國際疫情監測顯示,國內上週(三月四日至十日)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達十二萬七千一百七十六人次,台中市前週門急診腹瀉就診達一萬四千人次,近四週也有八起腹瀉群聚感染事件,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 衛生局說,諾羅病毒傳染力強,任何年齡層皆可能被感染,常見於學校、軍隊、收容及安養等人口密集機構,透過食入被病毒汙染的食物、水或與病人密切接觸、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也可能受到感染。 諾羅病毒感染主要症狀為嘔吐、腹瀉,同時伴隨頭痛、腹痛、噁心、發燒與肌肉痠痛等,通常持續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由於目前並無治療諾羅病毒感染的特效藥,民眾如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落實生病不上班、不上課原則。 此外,旅宿及餐飲業者應落實廚房、廁所及公共空間等環境的清潔與消毒,提供充足洗手設備,並留意廚工等工作人員衛生及健康情形,如有不適症狀儘速就醫,並暫停工作,於症狀解除至少四十八小時後再上班,烹製食物時應使用安全的食材來源、食品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貝類等水產品),避免他人共食,應使用公筷母匙。 衛生局長呂宗學表示,手部衛生是預防腸道傳染病的重要關鍵,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照顧病人時,應落實「濕、搓、沖、捧、擦」洗手五步驟,加強個人衛生清潔。 若家中有腸胃炎患者,其污染的衣物、床單應立即更換,馬桶、門把等器物表面,如被污染應用0.1%濃度漂白水(20cc漂白水+1公升清水)擦拭。 處理患者糞便、嘔吐物前應戴上手套與口罩,並用0.5%濃度漂白水(100cc漂白水+1公升清水)消毒清理,才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