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變3D金屬中心助視障者看見版畫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8.03.13
為了協助視障者近距離體驗藝術,金屬中心與國立台灣美術館跨域合作,把原本平面版畫透過3D列印技術變為立體生動的藝術作品,藉由人文藝術與創意科技導入,以多元跨域文創推動藝術公益,落實社會責任。
美術館一般而言對視障者像是咫尺天涯、不得其門而入的藝術殿堂。此次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辦盲人體驗畫作特展,結合金屬中心3D列印砂模技術,將「台灣梵谷」之稱的畫家陳澄波著名的《淡水夕照》複製為立體浮雕畫,作為此次特展展品之一,利用立體浮雕的作品特性,讓視障者也能藉由以手觸摸認識藝術作品內容,進而體會與了解畫作所欲呈現藝術價值與精神。
金屬中心持續致力於金屬材料與應用領域研發深耕,也投入相關研究,建置了3D列印砂模設備,將3D列印將逐漸導入金屬相關製程,運用其本身多年來在金屬材料的優勢,對我國試作技術及促進創新高值產品開發提升注入新能量,進而帶動傳統產業結構優化及轉型升級。
這次藉由與國立台灣美術館合作,將金屬中心的3D列印砂模技術能量導入台灣著名的經典畫作並重製為立體浮雕作品,藉由此浮凸的媒材特性轉化為可觸摸的平面畫作,不僅得以讓視障者深刻體會藝術家的創作宗旨與意念,並結合科技美學概念,開創金屬藝術運用的全新風貌。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9.09.30
通勤族大利多 高雄市新增鐵路轉乘公車優惠2016.08.22
福華月餅時尚典雅送禮最佳首選2019.02.01
中鋼鋁業關懷弱勢2009.04.03
高雄機場視障按摩體驗延到4月底2011.04.12
加工出口區開辦AEO專責人員證照講習班2015.02.09
行政院南部中心贈春聯2019.09.11
百年修得共枕眠 千年修得同肝用愛妻捐肝救夫喜團圓2012.09.18
高雄查獲私梟乾香菇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