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試所成功研發新型雞糞粒肥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霧峰報導
2018.03.12
農業試驗所指出,由該所成功研發新型雞糞粒肥,將與仁愛鄉農會於107年度擴大合作推廣田間試驗面積約25公頃,並輔導農民合理化施肥技術與雞糞粒肥之應用,助益改善部落的生產技術與村落環境衛生,提高當地之生活品質與經濟效益。
農試所表示,原鄉是夏季高冷地蔬菜主要供應區,南投仁愛、信義地區之甘藍、菠菜、金針菜、番茄、甜椒及四季豆等種植面積超過1000公頃。
由於該地區農民慣於撒施生雞糞於石礫地土壤,易造成肥料流失,影響作物生長且污染水源,土壤容易酸化及有線蟲的問題,也容易滋生蠅蟲及臭味,對生活環境之品質及土壤管理造成負面影響,備受爭議。
有鑑於此,農試所將與仁愛鄉農會合作推廣輔導農民合理化施肥技術及施用雞糞粒肥之應用。農試所指出,106年在南投縣力行地區蔬菜產銷班進行新型雞糞粒肥推廣試驗,面積約3公頃,作物包括甘藍、菠菜、番茄、甜椒等,使用農民表示具有(1)緩效與養分不易流失;(2)易於施用,沒有施撒揚塵困擾,保護農民身體健康;(3)製作過程擠壓高溫可以殺死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及線蟲,屬安全農業資材;(4)雞糞粒肥密度較生雞糞高,體積減少30%~50%,單位體積之肥份含量高,減少肥培管理勞力且不易碎裂,利於長途運輸與儲存之優點。
農試所在舉行「雞糞粒肥在田間之應用技術與田間觀摩說明會」,也因環境衛生及肥效成果彰顯而獲得好評。
圖說:辦理雞糞粒肥田間施用技術在原鄉之推廣。(農試所/提供)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21.09.17
中部地區大型跨域防災嘉年華2012.01.13
大甲選前敏感時刻掃到黑槍2011.04.14
潭子及北屯區地下水污染改善推動情形說明2012.02.16
台中太平區普查所成立揭牌2009.03.18
立達開啟身障者就業之門2013.08.22
東勢區發生農舍遭大雨沖走2008.01.14
「館際互借」計畫獲得好口碑2013.04.28
提倡婚姻與家庭社會價值三萬人街頭義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