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大化工系竇維平 獲績優產學小聯盟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台中報導
2018.03.02
產學結盟,研發成果根留臺灣。由中興大學化學工程學系終身特聘教授竇維平所主持的「微奈米金屬化製程技術聯盟」,與13間國內外電子產品代工廠與協會組成聯盟,在關鍵技術研發授權與人才培育方面成果豐碩。1日獲頒科技部「105年度績優產學小聯盟」。
為鼓勵學界以其建立之核心技術與相關之上中下游產業界共組技術合作聯盟,協助產業提升競爭能力及產品價值,科技部推動產學小聯盟。105年度執行科技部小聯盟的團隊,全國共有8領域91組,各領域第一名獲頒績優產學小聯盟,竇教授為民生化工組第一名。
竇維平投入電鍍領域20年,其主持的電化學暨電子特用化學實驗室研發出多項關鍵性的電鍍和化學鍍藥水配方,已分別技轉給美、日、德國公司。
竇維平表示,電子產品代工為臺灣經濟命脈之一,無論是半導體、晶片封裝或電路板的代工製造,皆需電路電鍍之關鍵性製程技術,又稱金屬化製程。
然目前這些關鍵性技術化學藥水(配方)、材料、設備等幾乎全掌握在美、日、德三國,臺灣電子科技廠商只能進口這些關鍵物料與設備來生產。其中,也包含竇維平實驗室技轉出口的一些關鍵性電鍍、化學鍍藥水配方,再賣回臺灣。
為將研發的根基留在臺灣,維護技術自主,提昇臺灣電子產品代工業的基礎研發能量,竇維平因而成立「微奈米金屬化製程技術聯盟」,針對半導體產業、晶片封裝產業、印刷電路板及其他相關光電產業,提供金屬化技術移轉、產學合作、專業諮詢、人才培訓、檢測分析等服務,協助產業提升金屬化製程技術能力。
該聯盟會員,包含臺灣電路板協會、日月光集團、矽品精密、長春企業集團、JCU株式會社等,共計13間。
營運至今5年,聯盟營運收入已達科技補助經費的4.3倍,已與會員簽訂2件技術授權合約及7件產學合作計畫,協助會員進行產品開發。
同時開設124場專業課程與教育訓練、512次諮詢服務、107次分析檢測服務與5場大型技術研討會。而實驗室所培育的人才更受到業界青睞,目前已有12位學生進入聯盟會員公司服務,畢業即就業,無縫接軌。
圖說:得獎人合影。(中興大學/提供)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6.01.22
空地管理自治條例公布施行2013.08.12
中市政觀光夜市違法營業將斷水電拆違建2015.10.23
回收再利用林佳龍:市民多用颱風樹枝2012.09.21
台中員警擒毒販反被咬傷2010.11.12
藝術中心展出柯榮豐詩境的旅行創作個展2023.12.05
北屯區僑孝國小關閉圖書室 嚴重影響學生權益2015.05.26
議員質詢污水下水道普及率下降問題2017.08.31
衛生局抽驗中元祭品 違規品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