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02:56

中市中央公園萬株原生樹種八月試營運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8.02.02
位於水湳智慧城的中央公園內已種植上萬株喬木,景緻獨具一格,除原本的喬木外,台中市政府建設局再種植台灣闊葉木、牛樟、台灣紅豆杉等珍貴原生樹種,打造為一座低碳生態的森林公園,預計今年八月試營運。 建設局長黃玉霖表示,再經過兩、三年的生長,園區內的樹林將綠意盎然,成為「都市之肺」、「台中之肺」。 曾設計羅浮宮朗思分館的法國知名景觀設計師Catherine Mosbach、Philippe Rahm及台灣建築師劉培森於一日與建設局黃局長共同視察園區工程,對中央公園廣植原生珍貴樹種,打造「都市之肺」、「台中之肺」的規劃設計,黃玉霖相當肯定。 黃玉霖表示,中央公園廣植原生樹種,影響範圍將超過整個水湳智慧城,公園內原生樹種的總比重達八成以上,在推廣台灣原生植樹的理念具有指標意義;完工後的中央公園會是全國首座都會區大型智慧低碳公園,預計今年八月試營運,將帶給市民全新且多樣的感官體驗。 中央公園全區六十七公頃,依南北走向和地形起伏,規劃五大滯洪池調節現地氣候,並增植約八千九百二十一株喬木;依公園內多處不同特色植栽及地面材質塑造出的活動場域,搭配種植台灣闊葉木等原生樹種,包括毛柿、烏心石、黃連木、樟樹、櫸木等,以及牛樟、台灣紅豆杉兩種珍貴樹種。 其中,北休憩區及西休憩區以青楓和大葉山欖為主,東運動區與北運動區則以牛樟和黃連木為主,東親子區則以竹柏為主要樹種,增植的原生樹種比例約80.6%,其餘規劃搭配喬木樹種。 建設局說,日前完工的第一標工程位於園區中間區塊,面積約十五點二九公頃,區域內已植樹三千一百二十株;今年即將完工的第二標工程面積約五十二點零五公頃,去年底已完成基礎設施並植樹七百株,加上新植喬木約八九百二十一株,其他部分則以適當間距種植,並將園內既有喬木約一千六百株納入設計保留種植,全區樹木加總約一萬株,皆以最適環境的原生種樹木為設計主軸。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