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地方打造客庄長照守護網
台灣新聞網記者陳祐強/台中報導
2018.01.29
為照顧客庄銀髮族,建構「客庄伯公醫療行動網」、推動「夥房銀髮照顧中心」等政策,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衛生福利部及各縣市政府共同規劃設有客語照護環境的「伯公照護站」,二十九日於台中市東勢區信義傳道會長青快樂學堂舉行揭牌儀式,並與其他7縣市視訊連線同步揭牌,希望讓客庄地區老人照護及醫療獲得進一步強化。
「伯公照護站」揭牌典禮在客庄阿公阿婆充滿活力的歌舞表演中展開,副總統陳建仁、行政院客委會主委李永得、副市長林依瑩、衛福部次長呂寶靜等人共同出席致意。
活動串連北到南,甚至跨越中央山脈,與桃園、新竹縣市、苗栗、南投、花蓮、台東等七縣市,以視訊連線方式同步揭牌,落實「客庄伯公醫療行動網」及「夥房銀髮照顧中心」,落實客庄老人在地安養、青年在地就業等活化客庄的目標。
副總統陳建仁表示,去年二月起,我國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首度超越十四歲以下幼年人口,尤其客庄地區因少子化與人口外移,全台七十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中,有五十二個鄉鎮市區的高齡人口比例高於全國平均值的13.2%,其中,苗栗縣獅潭鄉及新竹縣峨眉鄉更是平均每四人中,就有一位是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將近是全國的兩倍。
這些客庄地區所獲得的醫療及照護資源相對缺乏,部分客庄甚至沒有藥局或醫師照護,成為「無醫鄉」,顯示解決客庄地區老人照護及醫療問題刻不容緩。蔡總統上任後,指示客家委員會設置符合客庄的照護服務,包含建構伯公醫療行動網,以及推動夥房銀髮照護中心,並強化導入客語環境,讓照服人員能夠提供客語溝通,讓客家長輩獲得最充分的醫療與幫助。
陳建仁說,伯公照護站不僅提供長者在熟悉環境接收照護,也提供在地客家青年接受專業訓練,吸引青年回鄉到地方單位照護長輩,減緩人口外移,讓客庄的青年與長者有密切互動,建立跨世代的感情連結,傳承客語文化,提供客庄更好的發展。
陳建仁也感謝衛福部、客委會、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的合作,有各界協力才能讓中央的政見成為政策,再從政策落實為具體的方案,也期待未來中央、地方、民間能在長照2.0的基礎上,發展出因地制宜且客製化照護服務,攜手打造台灣多元族群更友善的照護環境。
副市長林依瑩表示,全國三十五個伯公照護站中,台中市總共有八個C級長照站納入,包含東勢、石岡及和平等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是全國據點最多的一個縣市,市府期待在中央、客委會、衛福部以及民間團體的支持下,在其他客家人口集中的地區,也能推動「伯公照護站」計畫,讓服務範圍擴及到全市區,使更多客庄老人獲得更妥善照顧。
客委會表示,自去年十一月起開辦「伯公照護站」,至今在八個縣市、十七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共成立三十五個「伯公照護站」,建構於衛福部長照十年2.0政策的C級長照站基礎下,並著重客語照護服務、送藥到點及行動醫療等加值服務。
客庄銀髮族可以身處熟悉的客語環境,並參與客家健康促進活動,如客家料理手作課程、客語歌謠班等,客委會期望以客家夥房概念,把「伯公照護站」化身為客庄長輩的健康守護神。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0.05.31
預鑄式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降低污染2013.07.05
大南瓜評鑑出爐陳清甲與張秀春夫婦奪冠2011.05.06
台中議員蘇麗華呼籲推動世界大台中計畫2011.09.22
霧峰「阿罩霧音樂季活動」今年續辦2014.09.12
中市治安持續成長2010.01.06
運動後突然沒電 甲狀腺亢進惹禍2014.10.28
水湳土地開發一步一腳印創造三贏2015.07.18
台灣優質葡萄清水服務區熱鬧開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