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過長異味重恐是陰莖癌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18.01.16
年過8旬的老先生因陰莖紅腫、解尿不順,至成大斗六分院求診。泌尿科高耀臨醫師診查發現其包皮過長,裡面因藏汙納垢已久而有異味,且合併有黃褐色液體滲出。病人因局部持續紅腫發炎非常不舒服,於是先開立較強的消炎止痛藥物幫助緩解症狀。
高耀臨認為,包皮發炎合併蓄膿情況並不單純,於是安排包皮背側切開手術,以進一步評估病況及加強發炎感染控制。發現包皮裡不只藏汙納垢,許多潰爛的壞死組織及疑似腫瘤的塊狀物,切片病理報告竟是陰莖癌。
高耀臨指出,所幸病人的腫瘤還未侵犯至鼠蹊部淋巴結,尚屬早期,後來接受陰莖全切除手術及尿道重建手術,後續於門診持續追蹤治療中。
陰莖癌在已開發國家中並不多見,好發年齡約為60多歲包皮過長、局部衛生不佳、包皮垢堆積及反覆包皮龜頭發炎,皆是致病危險因子;抽菸、人類乳突狀病毒相關的性病感染、乾燥閉塞性龜頭炎,亦是可能原因。因此,若有因包皮過長而局部衛生不佳,常常導致反覆發炎,應考慮接受包皮環切手術,即「割包皮」。
陰莖癌的臨床表現多以局部徵兆為主,如陰莖硬塊、紅斑、潰瘍、外生性凸起物,偶爾會伴隨疼痛、分泌物、解尿不適等症狀。有時包皮過長容易遮蓋早期局部病徵,因而部分病人發現時已有鼠蹊部淋巴結侵犯,或遠端轉移的情形。
高耀臨說,早期陰莖癌病灶不大,可做局部雷射燒灼或局部腫瘤切除即可。倘若病灶積累到一定程度,則必須做陰莖部分切除手術,甚至陰莖全切除及尿道重建手術,男性陰莖屬於較私密的位置,加上東方民風保守,許多病患一開始總是諱疾忌醫,直到症狀已明顯到承受不了才尋求協助。他建議,如有疑慮就應及早接受診察,切勿聽信偏方或依賴民俗療法,以免延誤病情,得不償失。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20.11.04
賡續校園安全工作 斗南警長帶頭做2009.01.22
斗南警分局春節連續假期交通疏導措施2024.10.12
國際偶戲節首座變型金剛豪華戶外劇場禮聘五月天御用超派偶宇宙酷炫、主題曲「布袋戲的故鄉」2021.07.09
守護更馨不打烊 溫暖宅配送到家雲檢保護紓困物資發送2021.10.27
五河局疏濬工程行政透明 溪守向廉共創廉能新溪望2009.05.13
民眾生命最要緊、交通安全從小做起2018.05.23
臺大雲林分院啟動外展門診消除C肝2021.12.04
臺大雲林分院黃瑞仁院長榮獲第39屆國家傑出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