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3/17
Monday
09:43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召開股東臨時會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
2017.12.22
台船公司21日召開106年第一次股東臨時會,除了進行「106年度第三季審計委員會會審查報告」外,同時進行虧損達實收資本額二分之一的報告,以及106年第三季財務報告。 由於全球經濟成長力道大幅滑落,以及造船產能過剩、國際航運費用走低等因素,導致市場對新造船需求低迷及船價大幅滑落,再加上匯率及工程進度落後等影響,台船公司在106年度第三季累計虧損已達到4,305,734,300元。為改善財務結構,擬依公司法168條之1規定,辦理減少實收資本額4,305,734,300元以彌補累積虧損,消除已發行股份430,573,430股,用以彌補截至106年9月30日止之累積虧損。依目前實收資本額為7,435,651,790元計算,減資後實收資本額為3,129,917,490元,發行股份為312,991,749股,減資比例為57.9%。按減資換股基準日股東名簿記載之股東持股比例,每仟股減少579.06615608股,即每仟股份換發420.93384392股。之後如因其他因素影響台船公司流通在外股數,造成減資比例發生變動,授權由董事會全權處理。 臨時股東會同時辦理私募普通股增資案,主要為充實營運資金、償還銀行借款及因應台船公司未來發展之資金需求,並掌握資金募集之時效性、便利性及發行成本等考量,採行私募方式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同時修訂「取得或處分資產管理要點」第九點,為因應台船公司朝多角化發展,刪除非造船(艦)、修船(艦)關聯投資總額不超過實收資本額10%之限制,以因應未來業務推展,並將轉投資與非屬轉投資之有價證之限制分別別示,以利區別。股東臨時會相關聯的各項表決,都在會議中順利通過。 目前航運業正逐漸復甦,造船景氣將在107年從谷底回升,台船公司也將全力爭取海軍及海巡署等國艦國造業務,同時積極佈局離岸風力發電海事工程市場,以充分掌握相關的龐大商機。 由於國際造船市場歷經多年的低迷,目前已有逐漸從谷底爬升的跡象,BDI指數已持續上揚,目前指數多在1,500點以上,創四年來的新高,帶動散裝航運新船訂單需求;另根據多家海運權威研究機構報導(Clarksons Research, Alphaliner等),貨櫃輪船噸之供需已趨於平衡,加上運費上揚,各航商獲利均大有進展,對以貨櫃輪為核心產品的台船而言,是一大利多,屆時各船型需求與船價將可望由谷底翻轉上升。 未來貨櫃輪需求將集中在10,000 TEU以上超大型貨櫃輪及2,999 TEU以下支線型貨櫃輪,呈現兩極化發展,而這兩類船型向來為台船所專長;尤其支線型貨櫃輪,因亞太市場未來的快速成長與汰換需求強勁,船價頗有上揚潛力。台船建造前述船型夙有聲譽,因此未來會將主力用於爭取這類訂單。 在佈局離岸風力發電海事工程市場方面,台船公司亦已準備就緒,將籌組海事工程公司,加盟海下基礎鋼構公司及籌獲風電施工船舶成立本土化風電船舶公司,結合國內海事工程施工團隊(M-Team),全力掌握相關風場開發與建置的持續性龐大商機。 另一方面,政府目前積極推動國艦國造,海軍已規畫包括潛艦、新一代主戰艦、飛彈巡防艦、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等12項未來新建兵力需求;海巡署也將新建141艘救難巡防艦艇、巡護船等各式艦艇,二者合計建造船艦預算上達5,000億,都是台船具有優勢並將努力爭取的業務。因此自明年起,艦艇業務可望成為台船長期穩定的營收與獲利區塊。 台船目前正積極進行業務轉型及內部調整,在全球航運市場景氣復甦,以及造船市場可望反轉向上等情形下,未來只要掌握國艦國造、離岸風電海事工程等長期龐大商機,必能趁勢而起,再創營業榮景,發展可期。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