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一甲子的年度盛會 全國29農學團體聯合年會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台中報導
2017.12.01
包括社團法人台灣農學會在內的29個農學團體,1日上午在國立中興大學辦理106年全國農學團體聯合年會,國內農業產業及研究單位菁英齊聚一堂,為農業界超過一甲子的年度盛會。
本年會中將頒獎表揚28位由各農學團體推薦的優秀農業基層人員和台灣農學會學術暨事業獎得獎人及團體,同時並舉辦「農業循環經濟與永續經營」論壇及近30項技術研發成果展示活動。與會來賓共同探討未來農業的發展策略,以及如何在台灣推動循環農業、接軌國際、讓台灣邁入永續農業經營之理想目標。
農委會大家長林主任委員聰賢也親臨會場致詞,肯定農學團體團結一致舉辦聯合年會的意義,以及農學團體以民間力量對台灣農業的努力。林主委並頒獎給28位涵蓋農林漁畜領域的優秀農業基層人員(註),表揚他們在台灣各地為農業研究、推廣或教育等工作默默的努力及奉獻。另外,中興大學薛富盛校
長及農委會陳吉仲副主任委員也頒發臺灣農學會獎項,表彰在農業學術、農業事業貢獻卓著的團體及專家。
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及雲林縣斗南鎮農會,是今年績優事業團體獎獲獎單位。台東區農業改良場近年完成多項水果栽培專利與技術,更打造番荔枝為台灣外銷產值第一名之水果。斗南鎮農會推動農業企業化經營,近年整合肉牛養殖戶生產優質牛肉、推動契作生產馬鈴薯及優質稻米,屢獲國內外獎項肯定。個人獎部分,中央研究院廖一久院士長期致力於水產之繁養殖技術研究,對台灣水產業之發展及人才培育貢獻卓著,榮獲農業學術獎褒獎。苗栗區農業改良場施佳宏研究員,在推動辦理家畜保險及農業環境教育上有傑出貢獻與成果,獲頒農業事業個人獎項。
為了掌握當前農業重要的課題與趨勢,聯合年會每年均舉辦主題論壇,邀請相關權威學者專家與會分享。今年論壇主題為「農業循環經濟與永續經營」,邀請農委會陳吉仲副主任委員為引言人;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以「現代生物技術與農業循環經濟」為題演講。他表示,在農業方面,應力求提高固碳
效率(單位產量)、增加抗逆境能力、降彽農藥及肥料使用量,並有效利用農業廢棄物。屆時廖院長將提出數項範例,與各單位廣泛交流。
除了論壇活動外,也邀請多所大學、研究單位及廠商,集合近30項循環農業及農電共構共享的科技研發成果及產品在現場展示。包括雞糞生物碳製備、牡蠣殼胜肽萃取、實用型漁菜共生系統、拖曳式風光互補蓄能供電車、綠能風光電小型氣象站等,現場均有專人配合實物解說,十分精彩。
照片說明/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右4)、副主委陳吉仲(右3)、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右5)、興大校長薛富盛(左1)與台灣農學會學術暨事業獎得獎人合影( 中興大學提供)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05.01
亞洲大學自導自演「愛或礙」電影得獎2016.03.17
太平枇杷評鑑柯聰明‧沈阿香奪第一2015.08.14
南區第三市場周邊攤販違規佔用道路達共識2016.04.16
中市龍井區民宅火警四人受傷2015.05.26
中市持續平抑物價2018.08.25
中市修補外花博埔園區聯外道路沈陷路面2014.04.28
中市社會局進行兒少保護專案報告2010.12.21
中縣民眾小心五花八門的詐騙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