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使用抗生素有助產生超級細菌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台北報導
2017.11.27
台北市政府表示,抗生素抗藥性問題是全球重大公共衛生議題之一,由於抗生素不當使用產生難以治療的「超級細菌」。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將「世界抗生素週」納入大會的重點議題。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呼籲醫護及各界代表發揮影響力及執行力,攜手合作落實感染管制及抗生素管理。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長黃世傑表示,抗生素是用於消滅或防止細菌生長、預防或治療細菌感染的有效藥物,但若不當使用將造成超級細菌(即多重抗藥性細菌的俗稱),顧名思義就是對三種以上的抗生素具有抗藥性。
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某些細菌體內因抗生素而產生抗藥性基因,當抗生素不當使用,將助長抗藥性細菌存活下來,甚至有些抗藥性基因可以在細菌間互相交換,透過這種機制,就可能變成超級細菌。
簡單的說,錯誤使用抗生素,具抗藥性的細菌就可能愈來愈普遍,會幫助細菌進化成超級細菌。
近年因氣候變遷加劇,影響微生物的適應與變異,為使抗生素在關鍵時刻可以殺死細菌,挽救病人生命,避免引發細菌抗藥性,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長陳少卿呼籲,抗生素只能對付細菌,對病毒無效,病人使用抗生素應遵從醫囑,勿擅自停藥,平日應該多洗手,做好個人衛生,對於就醫環境亦需落實手部衛生及感染管制措施。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0.12.27
郝龍斌視察馬特拉改裝列車營運狀況2010.05.07
五都增財源 南北差很大2008.05.29
馬英九接見美國聯邦眾議員史蜜特2008.03.08
客家事務委員會明舉辦伯公生慶典2014.02.08
氣象局發布大雨、低溫、陸上強風特報2012.12.09
李鴻源:地方爭資源遇颱風忙推責2014.01.11
前立委蔡同榮凌晨辭世享壽78歲2010.12.22
「國英呈現show創意 綜藝歌舞in華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