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湯圓抽驗結果出爐了 不合格率7%!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台北報導
2009.02.03
春節過後,元宵節熱鬧登場,北縣衛生局為了縣民食品安全分別至各大賣場、超商及傳統市場等場所進行稽查抽驗,共計抽驗各式元宵、湯圓共15件,檢驗項目包括:防腐劑(己二烯酸:1.0g/kg以下、去水醋酸:不得檢出、苯甲酸:1.0g/kg),檢驗結果有1件違規添加苯甲酸,與規定不符,不合格率7%(不合格名單如附件一),與去年元宵、湯圓抽驗不合格率20%相比,不合格率下降許多,北縣衛生局已將相關抽驗結果公告於網站歡迎民眾上網查詢。此次抽驗不合格產品,本局已通知販售業者將該批違規產品下架回收,不得販售,並同步進行產品來源追蹤。違規業者,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將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防腐劑長期食用下皆有可能誘導致癌物產生,長期食用易增加腎臟負擔,北縣衛生局籲請業者應依照行政院衛生署所訂定的「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用量標準」,謹慎使用食品添加物,以免誤觸法令而受罰。另建議消費者購買元宵、湯圓食品時應注意檢視產品外觀,最好購買包裝完整及標示清楚(品名、內容物名稱及重量、容量或數量、食品添加物名稱、廠商名稱、電話號碼及地址、有效日期及營養標示等項目)的食品,勿選擇顏色過於鮮艷或太白的產品,並選擇陳列地點乾淨衛生的販售場所,才是保障衛生安全之道。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03.01
幸福北縣‧幸福就業2012.01.01
大台北橋樑光雕 元旦璀璨登場2010.11.03
北縣衛生局抽查自助餐1成3不衛生2007.11.09
水清無魚?黃義交始終堅持做人格者2008.11.06
北縣 議員關切公共設施與老人福利2007.11.26
縣議員「重砲」劈中投有線2009.06.12
警察節慶祝大會周錫瑋表揚績優人員2013.11.13
味元賣過期澱粉下游原料遭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