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美術家資料館常設展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川欽/台中報導
2017.11.17
台中市美術家資料館辦理「「旅人-跨時空對話-館藏精品常設展」,該展將回到純粹以作品本身為介面,以第三者「旅人」的客觀角度,跨越時間與空間,從心出發,「旅人」所用的大括號,共用兩層意義,其一表示連結,其二表示層次-以客觀角度傳遞作品精神與多層次意涵,帶領觀眾一同完成一趟精緻美好的藝術旅程,這項展覽於十七日開幕。
該展於十七日上午舉行開幕式,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黃名亨、台中市陶藝文化協會理事長楊達常、策展人洪雪玲,以及眾多藝文界人士蒞臨現場參與盛會。
活動中邀請DJ VU:NUN為本展創作了一首名為「叢林足跡」的歌曲,搭配Milla老師帶領象徵原生力的即興樂音舞蹈,以旅人的視野角度,交疊跨領域的肢體互動,共同交疊出跨越時空的畫面,象徵該展全新的展覽模式與視野。啟動儀式由貴賓共同手持facebook打卡點面板為該展覽打卡開幕。
副局長黃名亨說到旅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是紓解生活壓力與苦悶所必須要的一種行為,港區藝術中心長年下來典藏許多藝術家創作精品,但是大家比較少與之互動,透過策展人洪雪玲「旅人-跨時空對話」的主題,讓展品與民眾對話,藝術家去外面旅行走走寫生,把他們的情緒、想法呈現在畫面中。觀眾也可以透過欣賞作品理解藝術家的思想與情感,形同與藝術家一同去旅行,尤其本檔常設展時間跨越到明年,可以與民眾做長時間的互動與對話,讓民眾獲得一個紓解生活上壓力的絕佳場域。
策展人洪雪玲提到看到港藝中心館藏的時候,看到的是藝術家當時創作的情景,並思考是否可以去探索當初藝術家創作的內心狀態,所以用了跨時空對話的方式與當時的創作者做一個互動,這次展覽的主題「旅人」是一個走在自己生命道路的人,在展區中特別保留了觀眾與作品的對話空間,讓觀眾彷彿走向另外一個世界洗滌沉澱,而在對話地過程中這時間是屬於自己的。
此次展出以「旅人」的時間、空間、腳下風景、跨界對話為主題,共二十件作品,以「旅人」堆砌時間區中王守英的「武陵之秋」及侯壽峰的「阿里山日出」呈現藝術家筆觸下的風景瞬間美感;「旅人」空間旅程區中黃書文的「悠閒」及陳瑞福的「早市」表現庶民的生命活力;「旅人」腳下風情區中祁連的「關渡船泊」以及彭昭如的「故鄉空氣」展現台灣境內特色山城與海洋景致;「旅人」跨界對話區中余燈銓的「思(孕婦)」及李元亨的「親情」打造超越平面的層次感,與民眾進行心靈的對話。
開展邀請「走!探索去」藝術實驗室辦理「秘境,心探索工作坊」,透過Milla老師解說肢體動作,配合音樂一起與民眾繪畫,創作一個從身出發與心空間的對話;另外,十八日邀請作家吳景斌老師(Mit)運用自創的東方能量指引卡,辦理一場「心靈圖像之旅」,以及二十五日邀請九樓茶空間張永薇老師以主題「茶與我。茶旅」,透過心尋茶、品茶、教茶,以詩入茶,攜茶旅行進入內外世界。歡迎全國民眾即日起前往台中市美術家資料館,悠閒地享受跨越藝術、時空與自我對話的滿足感。
圖說:文化局副局長黃名亨參觀展品。(記者楊川欽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08.19
台中市長胡志強至梨山地區勘2014.09.19
林佳龍參加為脊髓損傷者募款活動2014.12.02
市議員李麗華贈泡麵感謝警方辛勞2007.12.28
國美館放映雲門舞集紀錄片2009.06.23
IC業者太平徵才721再度登場2015.04.17
霧峰國中美術成果展18日登場2017.08.23
跨足電商平台天津商圈推網購平台2015.02.10
國光花市春節不打烊物美價廉